分享到:
從肉粽的煙火傳承看家族奮斗、鄰里溫情與時代脈動
2025-06-06 11:47 來源:集美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鄰里粽情 灶臺間的溫情紐帶 端午的粽香,也是集美鄰里間的情感鏈接。裴阿姨是社區包粽能手,她不僅包肉粽、堿粽,更用心滿足家人喜好,兒子偏愛豌豆粽,女兒喜歡紅豆粽,孫子們鐘情八寶粽。她包的粽子味道獨特,常引來親朋鄰里的“討要”。 閩南素有互贈粽子的習俗,自家贈鄰居一串,鄰家回贈新味數只,形成獨特的“百家粽”共享文化。 社區私房菜達人“葉子”在群里一句“今日包粽”,訂單即蜂擁而至。她堅持用每日鮮采的閩北粽葉,以泰國糯米裹成堿粽,蘸糖食用,清甜軟糯,深受女性和孩子們的喜愛。一天包三四百個粽子,她將私房美味化為社區溫情紐帶。杏林的朱巧玲則每年必贈送烏龍茶肉粽和雜糧素粽給好友,清爽解膩又健康。 娘惹粽。(王瑾 供圖) 南洋風味 娘惹粽香飄鷺島 小小一枚粽子還蘊含著南洋風情。泰國友人杜珊妮分享道,近期她也收到很多閩南肉粽。“泰國肉粽叫‘芭掌’,發音與閩南話‘肉粽’非常接近。”她介紹,泰國“芭掌”個頭更大,餡料更多,不僅有常見的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栗,還會加入白果、臘腸、芋頭、花生等。這舌尖上的相似與差異,訴說著閩南先民下南洋的歷史足跡。 創新融合的步履從未停歇。接過父親“舒心酒店”的衣缽,僑眷王瑾創辦了專注于南洋風味的“舒心·娘惹菜”。近日,她將娘惹粽引入廈門:用天然蝶豆花和黃姜染成藍黃相間的“娘惹叁峇粽”,內裹叁峇蝦米雞肉,咸辣開胃;晶瑩剔透的“娘惹水晶粽”以西米為皮,紅豆芋泥為餡,冷藏后佐桂花蜜,清涼別致。在廈門國際旅博會上,這些風味粽成為游客矚目的焦點。(記者 林小芬 來源:集美報)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