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古厝炊煙里的閩南家常菜
2025-05-06 10:06 來源:集美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有嚼勁的鹵豬腳。 從供桌到餐桌,從祭祀到家常,閩南人的飲食哲學總藏在煙火深處。一鍋鹵豬腳浸潤千年禮俗,一碗地瓜稀飯沉淀華僑歲月,一勺咸稀飯容納四時風物。這些血脈里的滋味,既是生存的智慧,更是對故土的告白。 鹵豬腳:供桌上的古禮 家宴中的壓軸 陳良德拎著剛斬好的豬腳跨進廚房,鐵鍋早已被妻子用姜片擦得锃亮。冰糖在油鍋中熔成琥珀漩渦,八角、桂皮與香菇爆香,豬腳在糖色中翻滾出油亮的光澤。“嘩——”加飯酒傾入鍋中,蒸騰的酒氣驚醒了趴在窗臺打盹的美國短毛貓,也喚醒了整個老宅的煙火氣。 這是陳家每月一次的家宴時辰,恰逢祭祖吉日。供桌上三牲五果六齋有序擺放,豬蹄總是擺在正中——閩南人供神祭祖,全豬太大,豬腳便頂了整頭豬的禮數。供過祖先的吃食都成了家宴菜,一家子十幾口人圍著圓桌坐得滿滿當當。金黃的炒米粉堆疊如山,清蒸石斑魚露出凝脂般白肉,斑節蝦紅白相間如珊瑚出水,當季最肥美的海蠣化作“蚵仔凜”——地瓜粉裹著珠白玉潤的海蠣,在綴著芹菜末的清湯中沉浮,仿佛還帶著潯江浪濤的鮮活氣息。 鹵豬腳端上圓桌時,喧鬧的餐廳突然靜了一瞬。八十二歲的丈母娘緩緩夾起一塊,混著鹵汁拌進米飯。白發老人鼓著腮幫咀嚼,不住點頭,“嗯,燉得夠爛,正合我這老牙口。”妻子陳娜妹為母親添了碗蚵子凜,笑道:“平時他們年輕人總喜愛彈牙嚼勁的,今天就得按您的規矩來。” 在閩南,這方凝結著膠質的豬腳,既是餐桌上的至味,也承載著千年禮俗。祭祖、做壽、送行,總少不了一碗豬腳面線,因為渾圓的豬蹄寓意“踢走霉運,迎來福祿雙全”。婚嫁時必備足斤足兩的“轎前豬腳”,答謝媒人也要送豬腳,感謝幫忙跑腿。陳良德嚼著蹄筋感慨道,“有些滋味,非得在老厝的家宴煙火里才能品得真切。”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