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廈門配方”
2025-04-23 09:15:3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杯咖啡的“廈門配方” 廈企精心布局中國咖啡產業版圖,構建起從生豆貿易、器具制造到消費終端的全產業鏈生態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 林露虹 沈彥彥)廈門,一座以喝茶聞名的城市,如今和它的咖啡朋友將咖啡門店數開到全國第一。 研究機構“世界咖啡門戶”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底中國咖啡品牌在全球的門店總量達4.97萬家,躍居全球第一。全球咖啡市場走向,由此改寫。 這背后,廈門企業貢獻近半,并以星火燎原之勢,用2萬多家咖啡門店量站穩全國第一的位置。 在中國咖啡產業的版圖中,廈門正以樞紐的姿態悄然崛起。這座東南沿海城市,不僅在短時間內孕育出全國門店數最多的咖啡品牌巨頭,培育出咖啡豆進口頭部企業,串聯起從南美雨林、非洲高原等咖啡產區到中國消費者的全球供應鏈,更以本土企業的創新活力,構建了從生豆貿易、烘焙加工、器具制造、消費終端到品牌連鎖的全產業鏈生態。 廈門和它的咖啡朋友,織就一張全球化的咖啡產業網。找尋從一顆豆到一杯咖啡的“廈門配方”,會發現這是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相互賦能的聯合敘事。 配方1:咖啡本土化 從廈門走出的行業巨頭 開啟高品質平價咖啡時代 做咖啡貿易近10年,建發股份子公司建發輕工咖啡團隊負責人郭凱琪還記得初涉咖啡行業時的孤單。 “那是2016年,小眾的,鮮有人問津。”郭凱琪回憶道,“整個中國咖啡生豆的進口量都很少,行業處于萌芽狀態。” 盡管廈門的咖啡文化至少可以追溯到百年前,但很長一段時間,咖啡的中國本土化推廣較慢,一直屬于低增速的行業,配套匱乏、設施不全、產業未成鏈。 然而,就在這五六年間,中國咖啡市場迅猛增長,咖啡產業迅速成形。郭凱琪笑稱自己“見證了行業巨變”。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咖啡豆進口量還是6.5萬噸,2023年迅速增至15.39萬噸。 中國果協咖啡豆分會理事長李翔直言:“巨變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但毫無疑問,廈門企業瑞幸讓咖啡口味本土化、價格大眾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小眾消費變成大眾消費,由此打開巨大市場。” 業內很多人仍記得幾個改變的節點與關鍵詞——爆款與平價。 2021年4月,瑞幸咖啡創新推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味蕾的新風味“生椰拿鐵”,該單品火速成為爆款,4年累計賣出12億杯。 隨后,瑞幸咖啡的爆款從未斷過,與爆款和銷量同步突飛猛進的,還有門店數量。2023年瑞幸咖啡在廈門中山路迎來第10000家門店,成為全國首個門店破萬的咖啡連鎖品牌,伴隨萬店同慶的是“每周9.9元”活動。高品質平價咖啡時代,由此開啟。 瑞幸咖啡從第1到第10000家門店,用了6年;從第10000家到第20000家,僅用13個月。2023年三季度末,瑞幸的中國門店總數和銷售額均超過星巴克的中國門店,成為真正的“中國本土王牌”。 從廈門走向全國,瑞幸咖啡成長為行業巨頭。如今已有大大小小2.3萬多家門店,并將門店開到了海外,累計交易客戶數超3億人。2024年瑞幸咖啡總凈收入同比增長38.4%,達344.75億元人民幣,這家廈門企業不僅門店數全國第一,也成為中國市場營收規模最大的咖啡品牌。 “口味創新、市場下沉、廣泛覆蓋、平價便利,瑞幸成功推動中國咖啡產業開啟大眾化的商業敘事。”李翔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