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百年“樹木育人”文化
2024-04-03 12:50:48? ? 來源: 集美大學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原標題:“鳳凰”花開 風采“依蘭”——陳嘉庚百年“樹木育人”文化 清明時節(jié),綠意盎然、草木萌發(fā)。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樹,不僅在形體上很早就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在精神上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脈與氣質(zhì)之中。可以說,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是一棵年久根深、枝繁葉茂的大樹。 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與“樹人”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yè),在演繹“生和長”的哲學上異曲同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用心栽培方是成材之本。百余年前,陳嘉庚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集美學校。“十年種樹地成金”,這是陳嘉庚關(guān)于植樹綠化的名言。“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更是這位即將迎來誕辰150周年的愛國教育家的豪邁誓言。《集美學校校歌》所詠唱的“春風吹和煦,桃李盡成行”,將“樹木”與“樹人”有機融合,既是對人才培養(yǎng)不易的詮釋,也是嘉庚先生高超的育人境界的體現(xiàn)。 “閩海之濱,有我集美鄉(xiāng)”。百余年前,陳嘉庚以深沉的國家認同和民族情感,為助力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以真摯的民本思想和鄉(xiāng)土責任,開啟了“故鄉(xiāng)設(shè)想”的“母題”:“不但成為文化區(qū),應使成為風景區(qū)”“城市皆有園林之勝,居民獲壽康之福”。他將自己對教育興邦的愿景與對家鄉(xiāng)風貌的關(guān)切交融在一起,轉(zhuǎn)化為“教育救國”并行“地方建設(shè)”的具體實踐。為了綠化集美學村,美化人居環(huán)境,“整修全校界內(nèi)如花園”,建成“能與世界各大學相頡頏”的最美校園,陳嘉庚為今天廈門和集美綠水青山的風貌,留下了豐厚的遺澤。萬物生長世間,躬身一方心田。百余年來,陳嘉庚“樹木育人”的初心宏愿承載賡續(xù),不僅把綠色根植在祖國的大地上,更是把家國情懷深植在學子們的心里。 |
相關(guān)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