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區級文保單位“文確樓”煥新
2025-05-26 09:37:2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請來傳統手藝人 修繕88歲老僑房 集美區區級文保單位“文確樓”煥新,設于其內的大社村史館完成基本展陳 今年,文確樓完成新一輪修繕并通過專家驗收。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羅子泓 通訊員 陳悠帆 林舜杰 圖/記者 林銘鴻)近日,位于集美文確樓內的大社村史館完成基本展陳,后續將對外開放。 文確樓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算不上大,但其位置和背后蘊含的歷史文化故事卻足夠引人注目——作為集美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確樓已是88歲“高齡”,它坐落在集美潯江畔,是一棟兼具東西方特色的僑房,由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的族親——陳文確、陳六使兄弟所建。 今年,文確樓完成新一輪修繕并通過專家驗收,老房子的活化利用也有了新動作。 為何要修? 臺風過后 老僑房多處滲漏 文確樓,位于“大社”牌坊附近。它有著中西合璧的鮮明特征——遠遠望去,樓頂好似戴了一頂斗笠,樓身則像穿著西裝;中式“凹形”門廊傳統古樸,西式的樓道寬敞通風…… 這棟老僑房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彼時,身處南洋的陳文確、陳六使兄弟在陳嘉庚的培養下經商發跡。他們心系家鄉,于1937年在集美修建了該樓,作為回鄉居所。日寇侵占廈門期間,僑房曾被炸毀,并于上世紀50年代初修復過一次。 由于陳氏后代都生活在海外,文確樓被委托給家鄉親戚代為照看。長時間無人居住,加之風雨侵蝕等原因,僑房幾成危樓。在集美區僑聯和集美街道的協助下,陳氏后人回到集美,經協商,將祖屋托付給集美街道代為維修和管理、使用。后來,陳氏后人捐出產權,集美街道曾對其進行過修繕。 “2023年,一場臺風過后,管理人員發現文確樓的屋頂、樓板、外墻等出現滲漏,還有白蟻侵蝕等問題。”集美街道辦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考慮到建筑安全,相關部門便啟動了保護修繕工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