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個人破產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召開
2025-04-22 09:14:3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即使經歷風雨 仍能重見彩虹 市人大召開《廈門經濟特區個人破產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意見建議 個人破產制度將平衡保護各相關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助力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圖為集美新城杏林灣片區企業林立。(記者 林銘鴻 攝) 市人大在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記者 蔡綿綿 攝) 市人大堅持立法為民,為廈門創新發展保駕護航。(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蔡綿綿 通訊員 莊華明)為了讓立法更貼近社會需求,更符合民情民意,4月15日,市人大常委會分管領導帶隊前往市工商聯、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分別召開征求意見會,就《廈門經濟特區個人破產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聽取來自各行各業30多位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代表的意見建議,面對面座談,心貼心問需。 座談會上,來自基層一線的經營者們結合自身經歷暢所欲言深入交流。作為在市場浪潮中搏擊和浮沉的經營主體,他們都深知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今天的債權人也許有可能成為明天的債務人”。通過參加座談,大家認識到,個人破產制度是對誠信經營者在面臨重大債務危機時的一項重要而關鍵的保護性制度,希望隨著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當經營者不幸陷入經營困境時能夠得到個人破產制度的保護,依法豁免相關債務,得到經濟再生,獲得一個即使遭遇風雨仍能重見彩虹的機會。 正如市人大法制委負責人所言,“保護”是《條例(草案)》的核心靈魂。個人破產制度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提供保護的法律制度,決不僅僅是賦予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債務豁免權,同時保障債權人債權利益實現最大化,平衡保護各相關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個人破產保護條例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救濟法”。 彰顯人文關懷 體現法律溫度 欠債還錢不是天經地義嗎?“父債子償”“夫債妻償”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處理?破產保護是否意味著不用還債了?……現場,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代表們開門見山,爭相拋出問題。從發言情況來看,很多人對建立個人破產保護制度的重要性、立法必要性和針對性的認識不夠準確。為了幫助大家更全面充分地理解個人破產制度,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監察司法委、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的工作人員耐心地用通俗的語言和具體事例解釋《條例(草案)》中的核心條款,及時為大家糾正澄清對個人破產條例的誤解并消除顧慮。 “免責是有條件的,并非所有債務人都能免責”,“轉移財產、逃避債務的人注定得不到個人破產制度的保護”。市人大法制委負責人對此解釋道,建立個人債務免責制度,不是對所有進入破產程序的債務人不加區分地一概免責,也不是對債務人所有的債務全部免責。在《條例(草案)》中,免責需符合法定的條件要求并經嚴格程序審查,還設置了免責考察期,監督和察看債務人誠信狀況,同時通過制度設計,充分保障債權人對余債免除裁定的申請復議權、撤銷權等權利。 《條例(草案)》充滿人文關懷,充分體現法律的溫度。比如設置豁免財產制度,在對債務人財產進行清查時,明確對破產財產進行界定,規定必須保留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費用,保證子女上學、父母養老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等。 當一個個問題得到淺顯清晰的回答,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代表們對個人破產制度有了新的認識。“把法言法語轉化為大白話,讓大家聽得懂、易接受,非常好!”盈眾汽車副董事長易遠航連連稱贊,這部法規旨在實現對債務人和債權人的“雙向”保護,建議加大宣傳力度,逐步消除社會公眾對個人破產制度的誤解,尤其是對債務免責制度的誤解。廈門港慧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宏騰長期從事外貿行業,在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當下,對于破產現象和風險有著更深感受。他說:“個破條例救助了今天的別人,或許也是在幫助明天的自己,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建立對個人破產制度的科學認識,有利于企業和個人更好防范化解風險。”希望這部法規能保護到為廈門建設發展敢于冒險、敢于投資、敢于擔當的企業主,讓創業失敗者有一個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機會。與會代表紛紛表達這樣的期待。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