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區氣象局:推動氣象賦能文旅教育社會經濟發展
2025-03-31 09:13:3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氣象+校園 科普點亮課堂 自立自強育才 氣象科普從娃娃抓起。近年來,氣象科普在海滄區的幾個校園掀起熱潮。 2024年3月,海滄區氣象局在擁有120年歷史的霞陽小學,建立起“校園氣象站”,設立室外綜合觀測系統,可以測量溫度、濕度、氣壓、降雨、風向和風速,還可以獲得光照、紫外線(UV)強度等數據。該校的氣象站為海滄首個校園站,受到師生的歡迎。海滄區氣象局相關工作人員說:“校園氣象站成立后,區氣象局的預報骨干張晗昀還被聘任為學校的科技副校長,經常到校指導開展科教活動。”如今,校內成立了霞陽氣象社團,12名同學成為小小氣象員。 說起建立校園氣象站,陳輝影深有感觸地說:“氣象信息與校園生活密切相關。”霞陽小學學生92%為隨遷子女,來自五湖四海,父母工作很忙,孩子如何合理穿衣成了問題。老師們經常看到學生在降溫時還穿著短袖,感到心疼。建立校園氣象站后,小小氣象員自己去觀測,除了實時天氣以外,還預報第二天的天氣情況,養成對氣象的關注,從而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做到“冷暖自知”。 今年內,海滄區氣象局還將在馬鑾灣實驗學校建立“農業氣象站”,前期工作已在準備中。 近年來,海滄區氣象局以東孚西坂菜地、廈門臺風科技館為陣地,指導學校開展氣象科普活動。2023年以來,依托位于蔡尖尾山的廈門臺風科技館,區氣象局在北京師范大學海滄附屬小學、霞陽小學等學校開展科普實踐,向師生宣傳天氣、氣候現象和極端天氣,以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等知識。今年世界氣象日期間,霞陽小學和區氣象局共同舉辦“特色氣象周”活動。活動以“氣象小偵探勇擔當,護地球共筑強國夢”為主題,引導學生加深認知氣象科學規律與生態文明內涵。活動把科學性與趣味性結合,實踐為主,豐富多彩。除了在校內開展“云朵博士”氣象科普表演、校園氣象站觀測、模擬降雨小實驗、極端天氣辯論賽等活動外,還組織40多名學生代表,前往廈門臺風科技館參觀學習。在氣象預報員的引導下,小朋友興致勃勃觀看臺風眼,感受上升氣流,參觀天氣雷達,還現場手工制作自動氣象站模型。一名小朋友說,通過參觀學習,了解到許多氣象知識,對科學更感興趣了。 名片 海滄區氣象局 海滄區氣象局2014年成立,堅持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戰略定位,致力于鍛造一支講政治、有組織、有紀律、有戰斗力的隊伍,聚焦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業務能力與需求融合兩條主線,為推進建設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作貢獻。如今海滄區建設35個自動氣象站,率先形成3公里網格化、規范化的自動氣象站網,并以此為依托持續完善靶向化、精細化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業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