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區氣象局:推動氣象賦能文旅教育社會經濟發展
2025-03-31 09:13:3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氣象+”如何改變生活? 海滄區氣象局堅持高質量發展,以融合為抓手,推動氣象賦能文旅教育社會經濟發展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樹金)“臺風科技館的各種裝置讓我對氣象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天氣預報的背后藏著科學原理。讓我對氣象科學多了一份尊重,對大自然多了一份敬畏?!焙嫦缄栃W學生林欣然興奮地說。 近年來,海滄區氣象局和學校聯動,持續舉辦形式多樣、內容多元的氣象科普活動。霞陽小學校長陳輝影說,氣象科普幫學生打開另外一扇窗。學生開闊了視野,自信心也增強了。這些小小氣象員還準備參加今年的全國賽事呢。 海滄區氣象局堅持“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氣象服務理念,推動氣象事業與政務、文旅、農業、教育等領域融合發展,推動部門氣象向社會氣象轉變,逐漸成為政府服務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氣象+政務 科技助力減災 服務便捷高效 2024年7月23日,具有強度大、路徑復雜、影響時間長、降水極端的臺風“格美”襲來,海滄區普降大暴雨,過程雨量達212.8毫米。記者從海滄防汛辦獲悉,至臺風“格美”和暴雨預警解除,海滄區沒有接到災情報告,只有個別道路積澇,個別民房進水。其中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防汛聯動機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在防控臺風過程中,區氣象局應用科技力量,快速反應,提前發布臺風降雨氣象信息。臺風襲來之前,區氣象局受區防汛辦委托赴新陽社區等,做專項督導檢查,氣象預報員加班加點調試專線,快速在應急指揮中心布設“氣象數據專線”,并建立起區領導指揮的綜合氣象顯示平臺,全過程開展面對面服務保障。在預報服務中,區氣象局共發布各類決策服務材料111份,包括制作精細化到街道降水預報12期,向各級防汛責任人發布41條預警短信,滾動制作精細到重點街道降水預報專題,還為住建、道路交通、農業農村等部門及旅游景區等提供預警服務。 近幾年來,海滄區氣象局以“三聯促三動工作機制”為抓手,對接需求,主動服務,融入海滄區委區政府日常工作中。 區氣象局固定在每周一、周五把“未來十天天氣預報”報送區防汛成員單位,以及重點服務對象(景區、學校、農業經營主體等)。相關部門單位順應天氣,根據預報科學安排活動日期和時段,避免參與人員“打著傘參與活動”。 在海滄區未通地鐵前,每天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如遇到下雨,海滄大橋交通時常擁堵嚴重。針對 “痛點”問題,區氣象局2015年起每天下午4點半,針對海滄大橋車輛通行高峰時段,發布“海滄大橋上下班預報”,并通過海滄防汛微信群推送給政務單位,受眾可提前獲得信息合理安排進出島時間。 多年來,區氣象局主動適應預報服務需求的變化,不斷推進“我要服務”向“要我服務”的轉變。近年來,海滄區各部門單位對氣象提出行政協助請求提請事項數量呈現增長趨勢。聯動服務涵蓋重大活動保障、安全生產、森林火險防御等多個領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