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培塑物業“大管家” 守好居民“錢袋子”
2025-01-23 09:22:26?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扎緊制度籠子 高效晾曬監管 圍繞物業公共收益第三方核查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廈門將監督貫穿公共收益收、支、用、管全過程,通過“督公示”“推記賬”“強審計”等方式,變零敲碎打為長效常治,出臺系列創新舉措,促進物業服務企業嚴格規范管理。 規范資金公示。在全市推廣使用公共收益經營合同清單、公示總表及收支明細表示范文本,增加“i廈門”手機APP、市住房和建設局微信公眾號、“住廈來”小程序等線上公示查詢渠道。 強化資金監督。推廣第三方統一代理記賬制度。目前,金域華府、華潤橡樹灣等99個小區均已全面實施。 引入第三方審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住宅小區公共收益進行審計核查,主管部門依據審計結果督促整改。 為了推動物業管理實現常態化、長效化,廈門還全方位、多層次補全強化制度鏈條,出臺3份指導文件,加快推進物業業主共有資金監管、物業管理區域公共空間使用管理,以及業主參與權和監督權的指導,通過物業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筑牢百姓幸福家園。 培育行業典型 形成示范效應 廈門市艾德花園小區,從2003年交房至今,前后經歷5屆業主委員會和4家物業服務企業的更迭,小區管理一度比較混亂。 在街道、社區、黨支部的監督指導和幫助下,業委會和現任物業服務企業勁往一處使,認真梳理各項公共收益來源,開源節流、勵精圖治,推動小區由“亂”到“治”。公共收益賬戶從曾經負債150多萬元,到如今歷經多項小區改造后,仍盈余68萬余元,居民幸福感與滿意度不斷提升。 為了帶動全市住宅物業服務管理水平大提升,廈門從全市物業服務企業中選樹若干“美好家園”“紅色物業”“公共收益管理規范”三類典型小區,其物業服務企業及項目經理將分別獲得信用加分,并享受相關政策支持,實現正向激勵和扶持。 碧山臨海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合共建,通過發揮“紅色管家團”作用,對小區內綠化帶進行全面梳理和改造,讓小區綠化率顯著提升,小區更加美觀、宜居。 高鐵陽光花園小區,通過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駕馬車”,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推動制定小區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小區近鄰公約等15條規章制度,開展小區電動車亂停放整治、定期組織老人理發、集體生日會等諸多公益活動,營造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 日前,經專家組嚴格評審與實地復核,廈門選出34個“美好家園”小區、26個“紅色物業”小區、50個“公共收益管理規范”小區,成為行業典范。 “物業服務企業是小區大管家,我們通過一系列活動,充分激發全市物業服務企業的內生動力,推動行業管理水平實現質的飛躍。同時總結成功經驗與創新做法,形成強大的示范帶動效應,讓優秀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更大范圍內生根發芽。”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物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