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有矛盾糾紛 就找綜治中心
2024-11-13 08:39:25?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多方合力 打造矛盾糾紛化解“全科醫院” “這個事情沒處理好,我們就天天來找你們。”今年年初,海滄東孚一家企業發生事故,在賠償方面,家屬和企業方產生分歧。 東孚街道綜治中心充分發揮“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作機制優勢,東孚司法所聯系勞動關系領域、心理領域特邀專家調解員,指導風險研判與制訂調解方案,調解員充分考慮家屬的現實和心理需求,在調解過程中適時提出建設性補(賠)償方案;駐中心律師團隊通過對大量類案比對分析,與企業法律顧問溝通,商量補(賠)償方案的可行性;區人社局根據實際情況聯系上級部門優化保險理賠流程,大幅壓縮程序性時間成本,消除家屬和企業方的擔憂;海滄公證處啟動應急預案,做好公證響應,東孚派出所對緊急事項優先辦理開具證明材料,東孚法庭出具司法確認文書,確保調解協議及時足額履行……在多方努力下,最終家屬與企業方就補(賠)償問題達成和解,在重大事件應急響應中,“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優勢得到實戰檢驗。 “出現矛盾糾紛,如同人生病了,是一種表現,而其中原因,可能就復雜了。就像頭疼,可能是受寒,也可能是睡眠不足,還有可能是其他病癥引起的,要分析并徹底解決矛盾糾紛,說形象點,就需要像醫院一樣綜合診治,把我們中心打造成一個化解矛盾糾紛的‘全科醫院’”。東孚街道綜治中心副主任、東孚司法所所長陳明哲介紹說,目前,東孚街道綜治中心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作機制,以“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為工作思路,將司法、行政、法院、公安、公證等部門融入其中,根據屬地實際情況初步設立9個服務窗口,涵蓋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和人民調解等三大調解,促成訴調對接等銜接機制的一站式實體落地,完成法律咨詢、糾紛調解、公證服務、法律援助、訴前輔導、警務引導、信訪登記、綜治保險等服務事項的一站式集成融通,變“一站式調解”為“一站式解紛”,努力實現群眾“進一扇門、解萬般事”。 破解疑難 讓“有糾紛找綜治中心”成為習慣 打造化解矛盾糾紛“全科醫院”,還要有疑難雜癥的破解能力。 海滄村民老陳育有七位子女,依據當地外嫁女不參與分家的慣例,老陳去世前,以口頭形式,將其名下三處房產分配給三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其中,村東區的一套房屋由老二分得,之后,該房屋被劃入征拆范圍。但因老二未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根據政策須由老陳所有繼承人共同簽訂拆遷補償協議。面對拆遷補償利益,兄妹間產生嫌隙,甚至爆發激烈沖突,案涉房屋征拆工作也因此停滯。 農村口頭分家協議履行難,在征拆糾紛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矛盾鬧到了東孚街道綜治中心,中心馬上啟動“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經過12小時不間斷地調解,各方當事人在調解員的協助下,達成一致意見,當場簽訂拆遷補償協議與調解協議。該農村七子女爭奪財產案的成功化解,不但解決了陳家兄妹對簿公堂的尷尬,還取得較好的示范效應,其他一些類似糾紛以此為參照化解,促進和諧征拆。 據東孚街道綜治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中心成立以來,老百姓遇到矛盾糾紛主動上門找到綜治中心的案例數量,已經占到全部案件的一半以上。 “在老百姓的認知里,有病去醫院,有案件找公安,打官司找法院,但有糾紛要找誰,不少人沒概念。綜治中心成立后,我們就要朝著‘有糾紛,找綜治中心’的方向打造。”廈門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各地都在建設綜治中心,廈門將把矛盾糾紛化解作為綜治中心一項重要工作,讓綜治中心成為基層矛盾糾紛的減震器、解壓閥,努力實現楓橋經驗提出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