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打造僑務“新”亮點 以“僑”架橋開新局
2024-10-18 16:38:0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凝聚僑心 打造新發展格局下的節點城市 “僑眼看集美,想到嘉庚咱阿伯,厝里的話,寄出的批(信),為家為社會……” 這首原創歌曲MV《僑眼看集美》于去年正式發布。演唱者王鑫、林承瑜既是扎根集美的青年企業家,又是僑胞后代。在分享集美生活創業經歷的同時,他們向海內外僑胞、僑青發出到集美創業的“邀請函”。 “‘嘉庚精神’永流傳。‘誠以待人,毅以處事’,誠毅兩字心中藏。長輩說‘看到有紅磚屋頂的地方就是家,再遠也要記得回來’,特色的嘉庚建筑,讓我即使走得再遠,也能馬上認出家的方向。”王鑫動情地說,自己在澳門完成學業后,就回到故鄉集美創業,并投身于青年一代商會的工作中,讓僑青和青年們交流合作分享經驗。 連續多年,集美區舉辦的“僑眼看集美 投資正當時”集美國際云招商大會暨海外華文媒體集美采風行活動,吸引了來自五大洲的海外僑領、海外社團、海外華文媒體代表等踴躍參加。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雙線聯動模式,深化海內外交流合作,像王鑫、林承瑜這樣回國創新創業的動人故事,也時常發生。 以僑引僑、以僑引臺、以僑引外。隨著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對外開放,大批僑商紛至沓來,置產興業。海外僑胞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提升了特區的對外交流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成為特區改革開放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 以陳嘉庚紀念館獲評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為契機,廈門市研究制定了《全市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培養工程實施方案》,實施“思想政治引領、素質能力提升、傳承交流融合、服務溝通優化、創新發展推動”五大行動,用“嘉庚精神”教育和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擁護黨的領導、胸懷民族大義、勇擔歷史責任,爭當新時代“陳嘉庚式”企業家。 凝聚僑心、以商會友的背后,廈門市在完善機制體制、提升法律服務等方面,為僑青、僑企在廈做優做強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于去年成立的“僑胞權益司法保護工作站”和“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站”,是繼市僑聯與法院建立多元化解機制以來,再次升級僑法協作機制的創新舉措。工作站通過開展司法與僑務對接工作,建立全方位涉僑權益司法保護協作關系,進一步依法保護僑胞合法權益,助力把廈門打造為一流營商環境和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今年9月7日,由廈門中院、華東政法大學、廈門市僑聯共建的中國僑益保護研究基地海絲中心也在廈門國際商事法庭設立。 在大力弘揚“嘉庚精神”“愛國擔當、團結奉獻、誠毅創新”的時代價值中,廈門市堅持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持續加強與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的聯絡交流,推動老僑友誼不斷鞏固,新僑資源不斷拓展。 如今,廈門每年接待來訪僑團、僑商僑領超千人次,全國首創的“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廈門聯絡總部”已吸引來自五大洲51個國家和地區的119個華僑華人社團入駐,有力發揮了“聯通五洲”的橋梁紐帶作用,海內外僑胞“朋友圈”越來越大,“嘉庚精神”的國際傳播力、影響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 此外,通過“海絲國家城市商會聯盟”“廈門市僑資企業協會”“廈門市僑商會”“新僑匯堂”“海歸驛站”等平臺,廈門市連續多年舉辦了僑團懇談會、投資政策宣講、僑商產品推介、僑資企業考察和僑商項目簽約等活動,拉緊廈門與海外華僑華人社團聯系的紐帶,共同助力廈門市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下的節點城市。 發揮僑力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鷺風報》聯合陳嘉庚紀念館于今年8月起推出“一封‘嘉’書——陳嘉庚親筆書信賞析”專欄系列報道,講述陳嘉庚先生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祖國的貢獻及愛國情懷。這些親筆書信,向世人傳遞陳嘉庚先生的生活、思想和教育理念,激發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和創新創造的時代偉力。 圍繞發展大局,近年來,廈門市全方位打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引入更多人才提供支持。 今年7月下旬,“2024廈門人才服務月”配套活動之一的廈門市新僑人才創新創業沙龍順利舉辦。活動旨在為廣大新僑人才搭建一個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平臺,進一步團結凝聚廈門市新僑人才、海歸人才,激發創新創業精神,為廈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支撐,貢獻僑界力量。 活動現場,集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董立功進行了主題為《陳嘉庚的人才觀及其時代價值》的分享,他從人才從何而來、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以及如何培養人才等角度切入,詮釋了陳嘉庚先生的人才理念和教育思想,陳嘉庚先生在識才、愛才、敬才和注重培養海內外華僑華人人才上所作的貢獻和展現出的愛國情懷,現場觀眾深受啟發。 廈門市僑青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劍說:“新時代的僑青人才,要不斷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向身邊更多人傳遞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國夢。” 在參與僑務相關的活動中,魏劍不斷加深對“嘉庚精神”的理解。在他看來,陳嘉庚的企業經營實踐中,蘊含著以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為內核的企業經營理念,而這些理念構成了陳嘉庚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內容。 “今天大家所說的‘嘉庚精神’,其實更多的是在說包括陳嘉庚先生在內、無數愛國華僑誠信經營、愛國愛鄉的精神,這些都為新時代企業家的經營活動提供了精神指引,也為新時代青年應對風險挑戰、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行動指引。”魏劍說。 自2019年擔任思明區僑聯青年委員會會長以來,魏劍帶領僑青們參與“青苗助學”、“老僑講故事”、“網上夏令營”、參政議政、慰問幫扶等活動,在疫情期間,下沉抗疫一線擔任志愿者,組織抗疫醫療物資募捐,僑青們情真意切、全力以赴,用激情和汗水展現僑青的溫情與大愛。 正如魏劍所說,愛國華僑們情系桑梓、報效祖國的經歷,譜寫了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僑”,不再僅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精神。 從配合全市“人才服務月”等活動,用好“國際化人才招聘專窗”等載體,為重點用人單位提供面向海外發布崗位、人才匹配、企業宣介等服務,到邀請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來廈交流、開展科技合作,協助在廈職業學校赴海外設立職業教育中心或人才培養基地……樁樁件件,都展現了廈門市對海外青年人才的重視。廈門市委統戰部充分發揮僑力,吸引廣大海外僑胞走進廈門,成為廈門對外開放的“大使”和招才引智的“紅娘”,攜手同心為廈門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