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舉行隧道事故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2024-07-01 09:08? 作者:沈彥彥 劉艷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現場1 車輛“遇險” 人員受困 救援直升機打通應急救援“生命線” “翔安巷東隧道中段右側車道發生多車追尾事故,傷亡情況不明……”6月28日16:00,翔安機場高速公路巷東隧道內發生“緊急情況”,隧道內一輛轎車右前輪爆胎,導致4部車輛發生連環追尾事故,造成車輛不同程度損壞,部分人員受傷被困車內……廈門市隧道事故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的第一個科目——隧道內多車追尾事故應急處置由此展開。 巷東隧道站人員通過監控發現險情后,立刻啟動應急預案。為快速處置交通事故,防止發生“二次事故”,隧道管養單位組織先期處置搶救受傷人員,并對隧道車道進行封閉。救援人員火速集結,處置現場險情、進行交通疏導、勘查事故現場、開展醫療救助…… 市應急指揮保障分隊接令后,快速抵達現場,并很快完成了現場指揮部搭建,實現多方位協同、多領域發力。 應急裝備無人機、救援直升機、通訊保障車、視頻會商系統、排澇方倉等“神器”現場顯神通。直升機到達現場后,采取著陸降落方式進行救助,將傷員送往醫院進行救治,最大程度縮短傷員送醫時間。 現場2 車輛“自燃” 火警升級 拼搶“黃金時間”快速化險為夷 爭分奪秒的緊急營救工作剛剛完成,現場卻再傳“險情”:事故車輛中,電動小轎車和電動公交車與一輛小型面包車發生劇烈碰撞,導致鋰電池熱失控引發自燃,火警升級,警報拉響!應急救援綜合演練進入了第二個科目:隧道內鋰電池車輛起火燃燒撲救應急處置。 隧道因車輛撞擊后引起的火災事故,從爆發到成災,一般為5-10分鐘,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著火點因新能源車電池引發時,火災蔓延速度相對就會快速提高,難以控制。 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救援人員啟動隧道內排風系統和噴淋系統,疏散隧道內人員。 新型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派上用場。新型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通過搭載高清紅外相機、多類型傳感器、有毒有害氣體檢測模塊和高精度定位系統,采集隧道內現場的實時視頻圖像、檢測數據,為指揮、救援提供信息支撐。 增援的消防救援力量到達現場后,利用消防新能源底盤滅火機器人實施底盤滅火。消防機器人能頂撐轉移2.5噸重的物資或著火汽車,同時加裝消防炮實現遠程滅火,加裝圓形車底噴水器和加裝桿式車底噴水器,直接噴淋掃射車底火焰。 撲滅明火后,救援人員同時對隧道內大氣進行監測。 現場3 隧道“積水” 交通受阻 排水排澇神器“龍吸水”顯神威 排除火險后,交警支隊又向指揮部報告了新情況:一輛“事故貨車”撞上隧道墻壁,導致消防水管多處被撞破,裂口不斷擴大,消防水從墻面快速涌出,隧道內嚴重積水,交通嚴重受阻——演練進入第三個科目:隧道低洼地帶積水排澇。 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救援人員熟練地展開裝備接通水帶,爭分奪秒地投入搶險行動。在安全員的守護下,操作手們和“龍吸水”等排澇利器協同作戰,展現出排澇裝備的強大威力和救援人員專業的操作水平。 被譽為排澇“神器”的“龍吸水”裝備具有機動性強、平穩可靠、利用率高的特點,現場展開作業后隧道內的積水快速抽排,確保隧道具備暢通條件。 現場4 甲醇“泄漏” 可能爆炸 大應急大救援大協作 快速排除隱患 危險化學品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和放射性等危險性,隱藏著較大的風險和事故隱患,一旦發生泄漏,后果不堪設想。 就在“事故”處置期間,附近的一輛載有甲醇的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被緊隨其后的載有液氯罐鋼瓶的兩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追尾”,導致甲醇運輸車閥門損壞發生“泄漏”,并突然起火燃燒。嚴重的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次生生產安全事故隨時可能發生,情況十分危急!演練進入了步步驚心的第四個環節:甲醇運輸車遭撞泄漏事故應急救援。 現場指揮部快速會商研判情況提出處置意見。伴隨著由遠及近的警笛聲,消防防化偵檢小組穿戴正壓空氣呼吸器,著一級防化服經安全員檢查后進入事故現場,利用可燃氣體探測儀、有毒氣體探測儀等,對運輸車泄漏位置周邊進行偵檢、評估。事故現場被劃分為事故安全區、輕危區和重危區等警戒區域,立起警戒。 根據廈漳泉區域應急協調相關機制,泉港石化隊接到增援指令后迅速出動,參與現場救援。 2023 年,廈漳泉三地市應急管理部門聯合簽訂了區域應急處置協作機制,深化廈漳泉在應急資源共享、應急處置聯動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著力提高協同防范化解區域安全風險的能力。 在完成安全偵檢,現場警戒,現場救援,堵漏作業,液氯罐清理、洗消和輸轉作業,環境情況監測,事故車輛清理等全鏈條處置后,隧道恢復正常通行,演練圓滿結束。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