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社會 > 正文

甜蜜上市 廈門龍眼大豐收

2025-08-29 09:39? 作者:林健華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甜蜜上市 廈門龍眼大豐收

預計增產超五成,產銷對接活動昨舉辦 

“同安鳳梨穗”等優質龍眼果品亮相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余雪燕廈門龍眼喜迎近十年來的特大豐收年。昨日,2025廈門市龍眼產銷對接活動在同安區舉辦,推動“同安鳳梨穗”等特色優質龍眼果品在全國客商面前亮相,助力果農將豐產壓力轉化為豐收效益。

龍眼是廈門栽培面積最大的作物品種之一,全市龍眼種植面積5萬多畝,今年預計鮮果產量將達到6萬多噸,比去年增產50%以上。本次活動以“豐饒廈門 龍眼傳情”為主題,由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同安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同安、集美、翔安、海滄四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共同承辦。

簽下龍眼新訂單

拓展全國大市場

這是一場連接農產品原產地和消費市場的大會。

“今天通過產業推介、種植戶分享和專家講解,直觀看到廈門龍眼的硬實力。”作為采購商代表,北京和平門菜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柳松表示,他期待著把“同安鳳梨穗”等龍眼帶進北京、送上百姓餐桌,讓北京居民嘗到廈門的清甜。

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龍眼采購商、經銷商、大型商超、精品超市等共50多家客商到場參加活動,客商范圍覆蓋零售、批發、深加工產業鏈各個環節。在現場,24家客商共簽約4600噸龍眼采購訂單,實現了原產地直供銷售區市場終端客戶的直采目標。

“廈門的龍眼目前還是區域性品種,這次活動就是為了擴大銷售半徑,走向全國。”廈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帶領本地果農走出去,通過參加全國知名農產品交易會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市場。

本次活動不僅促成訂單,還帶來滿滿“干貨”。在專家論壇上,福建農林大學林河通教授講解了龍眼保鮮技術現狀和最新研究成果,為延長產品供應時間、延長貨架期提供最優解決方案,助推龍眼銷售鏈條延伸。

秀出龍眼好品質

源自同安好品種

活動現場,約20家龍眼種植戶集中展示鮮果以及龍眼干、龍眼酒、龍眼蜜餞等產品,讓參會者直觀感受風味、色澤和口感等品質特征。

“這是咸味龍眼干,市面上很少的,我們有國家發明專利。”在展位前,廈門亦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梁承志說,他的500多畝龍眼種植基地位于同安區蓮花鎮云洋村,今年預計采收100萬公斤鮮果,其中八成都制成咸味龍眼干,“供不應求,這種咸味龍眼干吃了不容易膩,而且個大肉厚,品質好。”

優良品質源于優良品種“同安鳳梨穗”。同安區3萬余畝龍眼種植面積,占全市一半以上,而其中95%都是“同安鳳梨穗”。該品種源于同安區新民街道西塘村馬垵自然村的一株母樹,樹齡逾300年,憑借抗逆性強、果實脆嫩清甜且自帶鳳梨香氣的優勢,成為一張響當當的“甜蜜名片”。2012年,“同安鳳梨穗”成為廈門首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近年來,同安區通過高接換種、科學管理等技術推廣,龍眼產量與品質持續提升,今年預計總產量4萬多噸。不僅如此,該區全力打造“同安鳳梨穗”區域公用品牌,目前有47家規模較大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獲準使用“同安鳳梨穗”商標。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顆好龍眼都有好歸宿,讓每位果農都有好收成,讓這顆‘黃金果’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果’。”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龍眼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智能化發展。

提醒

明后天

來中山路免費試吃“同安鳳梨穗”

明后天,“百年中山路 千年銀城穗”鳳梨穗龍眼展銷活動將在廈門島內中山路舉辦。

市民游客可免費試吃新鮮采摘的“同安鳳梨穗”,參與“龍眼投擲”等互動游戲。不僅如此,現場還將成為非遺舞臺,剛勁鏗鏘的宋江陣、詼諧靈動的車鼓弄、婉轉悠揚的閩南戲曲將輪番上演,讓市民游客在品嘗、選購龍眼的同時,感受“戲在街中演,人在畫中游”的獨特韻味。

同安鄉村推出采摘旅拍新活動。在同安區汀溪鎮西源村溪源小院,“廈鄉趣”龍眼采摘之旅將于明日開啟。走進龍眼種植園,市民游客可以親手采摘龍眼,還能參與夾龍眼、打糍粑等趣味活動。不容錯過的是,“創意龍眼鄉宴”將帶來龍眼披薩、龍眼肉醬、龍眼冰萃果飲等跨界美食。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大學城酷圖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