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開展夏季?非洲大蝸牛集中清除行動
2025-07-31 09:16? 作者:吳曉菁 吳燕如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非洲大蝸牛雨后遍地爬 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 廈門開展夏季集中清除行動 除蝸大作戰 金榜公園內,綠化工人往蝸牛多的樹下撒藥。(記者 吳燕如 攝) 瑞景公園小區物業聯合社區志愿者開展清除非洲大蝸牛行動。(記者 吳燕如 攝) 昨日雨后,非洲大蝸牛出現在小區草叢中。(記者 袁舒琪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吳燕如)昨日午后的一場大雨剛停,市民林阿姨來到金榜公園散步時,看到路邊的灌木叢下有幾只拳頭大小的蝸牛?!斑@么大的蝸牛還是第一次見,殼都有雞蛋大小了。”林阿姨好奇地用樹枝撥弄了幾下,沒想到這一舉動卻引來了公園綠化工人的及時勸阻。 這些雨后頻繁現身的“巨無霸”蝸牛,是早已被列為我國首批有害入侵物種之一的非洲大蝸牛。近期隨著廈門雨水頻發,這種有害生物開始大量出現。專家提醒,這種蝸牛攜帶寄生蟲和病原菌,千萬不要觸碰,更不能撿回家吃。目前,一場針對非洲大蝸牛的夏季殲滅戰正在全市范圍內展開。 孩子熱心來抓捕 還懂食鹽消滅法 昨日午后,一場短時豪雨降臨。雨后,在蓮前街道瑞景公園小區里,7歲的揚揚便迫不及待跑出家門。“聽說下雨過后,非洲大蝸牛會爬出來,可以用食鹽殺死它?!背鲩T前,他“偷偷”去廚房拿了一包剩余不多的食鹽。 繞了小區一圈,他在石階旁發現一只非洲大蝸牛后,興奮地將食鹽全部往蝸牛身上撒。揚揚的媽媽高女士笑著說道:“今年在小區看到的非洲大蝸牛確實比較多。我專門查了相關知識,叮囑孩子不要用手抓,還教了處理它們的方法。” 瑞景公園小區綠植多,還有兩個湖。負責小區衛生工作的物業主管余先生介紹,為了防止非洲大蝸牛繁殖過多,啃食樹木和嫩芽,破壞小區綠化,物業人員每天都會巡邏進行捕捉,并定期撒藥清除。 昨日,瑞景公園小區物業聯合社區志愿者開展清除非洲大蝸牛行動。他們分成兩組,帶上食鹽和夾子,從小區北一門緣湖廣場分頭開始巡邏??赡苁嵌ㄆ谌鏊幇l揮了作用,昨日在草叢發現的蝸牛大多已死亡,數量也不多。 余先生表示,非洲大蝸牛身上攜帶多種細菌,他們將在業主群加強宣傳,提醒孩子千萬別因好奇用手觸碰。瑞景社區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將在夏令營課堂上科普相關知識。 排查蝸牛聚集點 “藥物+人工”同步防治 非洲大蝸牛喜歡在公園的陰冷潮濕處安家。昨日下午,從金榜公園北門入園,園內的小葉榕、旅人蕉、鳳凰木等樹木的樹干上,都能看到非洲大蝸牛的身影。 抓住雨后非洲大蝸牛的活躍期,公園綠化工人正根據工作安排分片巡樹,拿起夾子嫻熟地將這些非洲大蝸牛收入袋中。在幾棵大王椰樹干上,爬著十幾只蝸牛“仔仔”,由于樹干太高、蝸牛數量也多,遇到這種情況,他們便在樹下撒藥。 結合廈門開展非洲大蝸牛夏季集中清除行動的要求,金榜公園管理所所長李富棟介紹,他們前期已做好排查蝸牛聚集點的工作,并按照“邊摸邊除、治早治小”的原則,采用“藥物+人工”的防治方式,晴天采用藥物集中投放,雨后采用人工抓捕。藥物選用的是四聚乙醛的殺螺劑,效果還不錯,他們會在投藥后進行統一清理,以防天氣太熱散發臭味。 “作為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繁殖速度快,尤其夏季雨水多,它們數量也多?!崩罡粭澅硎?,公園管理方將加強提醒廣大市民游客如果發現非洲大蝸牛,不要用手觸摸。 延伸 集中清除后 還有持久戰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各部門深入農田、果園、森林、濕地、村莊、道路、公園綠地、住宅小區等重點發生區域,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非洲大蝸牛夏季集中清除行動。 此外,從今年5月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第三方機構在廈門非洲大蝸牛暴發區、高風險區設置10個監測點,連續開展5個月的監測,并試點試驗種植群落阻斷帶、生物制劑等防控措施。 截至目前,各部門發現并清除約1200處蝸牛聚集點,清除非洲大蝸牛640余公斤。 集中清除行動期間,廈門還結合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日常檢疫監管等工作,全面排查港口、機場、進口貨物存放點等區域,廈門口岸未截獲非洲大蝸牛。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考慮到非洲大蝸牛本身具有快速繁殖、適應性強、缺乏天敵等特性,下一步要逐步建立長效機制,做好打持久戰和攻堅戰相結合的準備。 支招 如何消滅它們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退休老師謝欽銘分享了捕殺非洲大蝸牛的技巧,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學防治、農業防治、園藝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種手段。 人工捕捉 在物理防治上,利用夜間、清晨或雷雨后蝸牛覓食時進行人工捕捉,也可投放青菜等食物進行誘集到晚上再進行定點查捕。 用生石灰粉毒殺 在化學防治上,目前常用的藥物有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有機磷、梅塔、巴丹、貝螺殺、密達等。另外,可以用生石灰粉進行毒殺,也可撒食鹽和草木灰等對非洲大蝸牛進行脫水處理。 放養家禽取食 在農業防治上,放養雞、鴨、鵝等家禽取食非洲大蝸牛,以控制其在田間繁殖擴散。 種辛辣刺激性植物驅避 在園藝防治上,可以種植非洲大蝸牛害怕的辛辣刺激性植物來驅避之,如種植石蒜科、百合科等植物形成隔離非洲大蝸牛安全區域帶。 利用昆蟲捕食 在生物防治上,保護和大量釋放利用步甲科和螢火蟲等甲殼蟲類的昆蟲捕食非洲大蝸牛,也可以保護和利用蟾蜍和一些捕食非洲大蝸牛的鳥類如黃鸝鳥、鴉科鳥類、褐翅鴉鵑等來控制非洲大蝸牛的種群密度。 提醒 別碰,別吃! 非洲大蝸牛學名褐云瑪瑙螺,又名非洲巨螺、菜螺、花螺等。其身上帶著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沙雷氏菌等致病菌,在其黏液或糞便里攜帶了一種廣州管圓線蟲,經皮膚、口進入人體后,會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病情嚴重可致殘或致死,所以不能用手接觸,更不能吃。 非洲大蝸?!澳苌?,繁殖速度快,一次可以產下30粒至300粒卵。在我國南方,非洲大蝸牛每年可產卵2次至4次,平均壽命3年至6年。它還吃得多、不挑食,從蔬菜到花卉,從農作物到草本植物,500多種植物都進入它的食譜,其攝食量很大,每日食量相當于自身重量的十分之一。 “非洲大蝸??胺Q‘移動的病原體攜帶機體’,不要隨便觸碰?!奔来髮W水產學院退休老師謝欽銘昨日提醒道。謝欽銘在非洲大蝸牛的生物生態學方面有較長時間深度研究。他說,這種蝸牛的貝殼最大可達28厘米以上,因其生活于腐殖質多的濕潤環境條件下,故其身上會經常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其中最常見的是廣州管圓線蟲等人畜共患寄生病原物?!斑@種寄生蟲一旦進入人體,輕則引起發熱、頭痛,重則可能導致嗜酸性腦膜炎。一只成體蝸牛體內可攜帶上百條寄生蟲幼蟲,徒手接觸或食用未煮熟的蝸牛都極有可能感染?!?/span>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