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的是“洋銀”卻標注純銀 為什么商家不用三倍賠償
2025-07-05 14:41? 作者:譚心怡 思法宣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鄒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廈門日報訊(記者 譚心怡 通訊員 思法宣)在網購平臺,商品頁面上有醒目的“標題信息”,也有詳細的“商品詳情頁”,可當這兩處的信息“各說各話”時,消費者到底該相信哪個?思明法院近日審理的一起因商品信息不一致引發的網購合同糾紛案,給出了明確判決。 “買純銀的,結果送來的是合金的;頁面上明明寫著‘正品純銀’,商家卻說是‘洋銀技術’。” 消費者小吳(化名)說,自己被商家的“文字游戲”坑了。 “銀盛莊”(化名)是一個外國手工銀器品牌,其網店有一款材質為“純銀”的銀壺,商品詳情頁顯示該產品是“外國洋銀燒水壺系列”,小吳隨即毫不猶豫地下單了4個銀壺,支付了4萬多元。 然而,幾天后快遞送到手里,拆開包裝那一刻,小吳就發現不對勁——包裝盒標簽上寫著“內外面鍍99.9純銀 基材白銅合金(洋銀)”,壺身和壺底也刻著“洋銀”字樣。使用說明書更明確注明:這其實是外覆99.9%純銀的合金壺。 在收貨后的第九天,小吳向客服反映材質問題,客服一開始表示愿意退貨退款,但小吳不滿意客服的處理方式,又多次與客服交涉。幾天后,客服回復因超過退貨時效,無法支持小吳的退貨退款訴求,只能補償1000元。多次協商無果后,小吳將“銀盛莊”告上了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退一賠三。 對此,“銀盛莊”辯解稱“洋銀”是外國獨有的銀合金技術,在我國并無此分類。“我們在購物平臺發布商品信息時,只能在平臺提供的純銀、足銀、素銀等幾個選項中選擇其一。因這款銀壺商品表面覆蓋99.9%的純銀,我們就選擇了‘純銀’品類,并非故意欺騙客戶。”“銀盛莊”表示,他們也知道該材質“純銀”的表述存在問題,所以在商品詳情頁面的首頁標明產品為“外國進口洋銀燒水壺系列”,又在其后介紹了洋銀的工藝、特性、起源和優勢,消費者在下單時應該能清楚知道產品材質。 法院審理后認為,“銀盛莊”這款銀壺雖然在產品參數中的顯現材質為“純銀”,但在商品詳情頁體現為洋銀燒水壺,附圖亦詳細介紹了洋銀的工藝。小吳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具備正常的判斷能力,只要瀏覽商品詳情頁就能發現這些信息。“銀盛莊”的行為不足以使小吳陷入錯誤認識,因此,法院對小吳三倍賠償的請求不予支持。 但這款銀壺的宣傳存在瑕疵,不夠真實全面, 故小吳有權解除其與“銀盛莊”之間的合同關系,并要求“銀盛莊”退還貨款4萬余元,同時,小吳也應將水壺退還給“銀盛莊”,由“銀盛莊”承擔退貨的運費。 宣判后,雙方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能否獲得三倍賠償 取決于經營者是否存在欺詐 承辦該案的法官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消費者在權益受損后能否獲得三倍賠償,取決于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務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欺詐行為。 本案中,小吳購買的銀壺產品參數雖然顯示為“純銀”,但商品詳情頁面已明確體現材質為“洋銀”,并對“洋銀”的成分構成和制作工藝作出詳細介紹,小吳瀏覽商品詳情頁后應不會產生錯誤認識。因此,不宜認定“銀盛莊”在主觀上存在欺詐的故意,小吳的三倍賠償請求缺乏依據。然而,這款銀壺實際材質確與產品參數不符,因此,小吳有權要求退貨退款,“銀盛莊”應承擔退貨運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