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社會 > 正文

廈門:茶飲跨界打起養生牌

2025-07-04 09:25? 作者:薛堯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茶飲跨界打起養生牌

中藥味奶茶 您會嘗鮮嗎?

醫生提醒,飲用中藥奶茶需結合季節特性和自身體質

飲品店內陳列的中藥元素。(記者 薛堯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薛堯 實習生 李慧靈芝清火飲、鹿茸固元飲……時值酷暑,有市民發現,本該出現在藥罐里的中藥材,竟現身茶飲店的奶茶杯中。這類“中藥奶茶”口感和銷量如何?記者走訪了解。

深受女顧客歡迎

2日13時左右,記者來到湖里萬達廣場附近的一家奶茶店,店內一股濃郁的中藥氣味撲面而來。只見點單區有兩份菜單,一份是常規茶飲,另一份則是“靈芝清火飲、鹿茸固元飲、失濕茶、潤肺茶”等飲品,融入了黃芪、鹿茸、人參等中藥材,菜單上不僅標注了功效,還將底料實物一一陳列,供消費者直觀參考。

“女性顧客占比超七成,加入了枸杞、紅棗的‘月禧茶’,專攻體寒痛經、氣血不足,人氣頗高;男性顧客則偏愛加入了人參的‘喚神茶’,用來應對疲憊乏力、補足元氣。”店員介紹,顧客可據自身體質,挑選對應的調養飲品。對于體質辨識不清的顧客,他們會根據其描述的狀態進行推薦。在店員推薦下,記者試點了一杯適合夏季祛濕、加入了茯苓的“失濕茶”。飲品沒有普通奶茶的甜膩,取而代之的是濃郁的草本清香。淺嘗一口,微甘中帶著淡淡藥草的清苦,隨后回甘漸顯,清爽解膩。

一天能賣出100多杯

隨后,記者走訪瑞景商業廣場的另一家中藥飲品店,發現店內飲品同樣選用肉桂、當歸等中藥材制作。“每款奶茶都融入中藥材,但會兼顧不同口味需求,部分產品的藥味調制得更柔和。”店員解釋道,像“安神花香烏龍”(含白百合玫瑰原湯+原葉鮮奶茶+原湯本草凍)和男性常點的“回到十八”(含原葉鮮奶茶+原湯本草凍等),都因口感好而備受歡迎。

據了解,這兩家奶茶店日均銷量達150至200杯。“之前喝過覺得味道不錯,制作過程也透明放心,這次特意帶朋友來嘗鮮。”市民王女士點了三杯“中藥奶茶”與閨蜜分享。正在等候取餐的張先生說:“同事說這里的奶茶養生,口感也不錯,第一次嘗試點了加入杜仲的飲品,味道比想象中好,藥味不重,能喝出真材實料熬制的質感,很特別。”

提醒

飲用中藥奶茶要控制頻率和用量

“中藥奶茶配方即便是藥食同源藥材,也需考量藥性。”廈門市中醫院主任藥師江昌銘表示,夏季“暑濕當令”,人體易受濕熱侵襲,飲用中藥奶茶需結合季節特性和自身體質,既要避免因紅棗、桂圓等溫補藥材過量導致助濕生熱,尤其濕熱體質者(口苦、舌苔黃膩、大便黏滯)需嚴格禁忌,以免引發口干、痤瘡等,也要防止金銀花、決明子等寒涼藥材飲用過度損傷脾陽,出現腹瀉、食欲不振等;而虛寒體質者(怕冷、腹瀉、舌淡)可少量飲用含生姜、桂圓的溫補類奶茶;陰虛體質者(口干、盜汗)需避免溫補而選擇麥冬、玉竹等滋陰清潤飲品;痰濕體質者(體胖、痰多)則要減少甜膩奶茶基底,以防加重痰濕。同時,需控制飲用頻率和用量,以“少量多次”為宜,避免長期、大量、不對癥飲用,畢竟中藥奶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度依賴專業配方和個體適配性,不可將其等同于普通奶茶隨意飲用。

江昌銘特別提醒,孕婦及哺乳期、生理期女性,脾胃虛寒者和慢性病患者等人群飲用中藥奶茶需格外謹慎。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大學城酷圖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