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東西奇緣"室內樂音樂會。(閩南大戲院供圖) 教育者的使命:打破邊界,擁抱多元 作為教育工作者,三位音樂家對年輕一代的成長深有感觸。袁龍鼓勵學生“多嘗試,別怕失敗”:“現在的年輕人個性鮮明,但需要更多勇氣跨界。自媒體、樂團、教學——每條路都可能通向新大陸。”楊允晶從國際比賽中總結出經驗:“音樂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保持開放心態。” 長田雄資則從語言學習中獲得啟發:“中文的聲調影響節奏感,德語的嚴謹性塑造了貝多芬的結構美。理解文化,才能理解音樂背后的靈魂。” 未來:在融合中尋找“和而不同” 談及古典樂界的“文化融合”趨勢,三位音樂家持樂觀而審慎的態度。袁龍認為:“音樂無國界,但音樂家需尊重傳統。就像《梁祝》用西洋樂器演奏,內核仍是東方的愛情敘事。”長田雄資強調“融合不等于同化”:“互聯網讓世界變小,但我們要避免文化挪用,保持對根源的敬畏。” 東方三重奏的未來計劃中,跨文化作品已是重點。他們透露正在籌備一張專輯,將韓國民謠《阿里郎》、日本童謠與中國民歌重新編曲。“用三重奏的形式,讓三種文化的聲音彼此問答,”楊允晶說,“這才是真正的‘東方奇緣’。” "東西奇緣"室內樂音樂會不僅是一場聽覺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文化對話。在這個日益分化的世界里,這樣的藝術探索顯得尤為珍貴。正如音樂會宣傳語所言:"風,從東方吹來,攜一縷青松的幽香。月,自西方升起,映一池流轉的光華。"「Trio Oriental」用他們的音樂證明,真正的藝術永遠能夠超越地域與文化的界限,在差異中找到和諧,在對話中創造新生。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