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5-06-11 09:24:17?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文化再造鄉村 藝術賦能鄉業 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廈門日報訊(記者 曾嫣艷)日前,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公布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榮耀上榜。 這一殊榮,是對黃厝村多年來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文明創建、推動鄉村振興不懈努力的高度認可。在黨建引領下,文明新風如春風化雨般浸潤民心;文化鑄魂,讓文明實踐結出累累碩果;藝術賦能,為這座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村注入勃勃生機。 近年來,黃厝村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探索走出一條通過打造“藝匠小鎮”,用文化再造鄉村,用藝術賦能鄉業的鄉村振興新路。這一創新實踐不僅實現了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社會調節的良性互動,更讓黃厝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 黨建引領:文明新風浸潤民心 黃厝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秉持“服務就是治理”的理念,成功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該村依托“黨建+”模式,踐行“楓橋經驗”,借助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黨組織的引領力深度融入鄉村治理的每一個環節,不僅有效推動了村民自治,還成功化解了諸多矛盾糾紛。 村民黃毓森自2003年起便投身公益事業,牽頭組建了翔安區92580志愿者聯盟并擔任會長。如今,這個志愿者聯盟圍繞“就業、幸福、應急、老弱、健康、文化、助學、環衛”八大主題開展“我幫您”志愿服務活動,成為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張閃亮的名片。 在黃厝村,文明新風還體現在諸多細節之中。村民喜愛的鄉音雕塑小公園,前身是一座倒塌的老宅。面對復雜的產權問題,村委會委員黃靈希挺身而出,帶頭騰讓,并逐一做通其他100多名產權人的思想工作,最終“借地”給入駐藝術家,設計改造成村民休憩的小公園和網紅打卡點。同樣,原本臟亂差的鐵皮搭蓋屋,在黨組織的倡導下,村民主動讓出地塊,改造成了游客休憩亭——謙讓亭。 黃厝村堅持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實現通過盤活閑置用地、閑置老宅和閑散勞動力等“三閑”資源,該村成功推動村集體經濟的提質增效。自2018年以來,村民人均收入從2萬元提升至3.4萬元,村集體收入更是從18萬元提高至130萬元。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黃厝村也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超過7000萬元,實施了鄉村水系濕地化改造、美麗鄉村田園等30余個惠民工程。如今,村里的道路寬敞整潔,水系清澈見底,田園風光如畫,為全國文明村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