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廈門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5-06-11 09:24:17? 作者: 曾嫣艷?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文化再造鄉村 藝術賦能鄉業

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廈門日報訊(記者 曾嫣艷日前,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公布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榮耀上榜。

這一殊榮,是對黃厝村多年來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文明創建、推動鄉村振興不懈努力的高度認可。在黨建引領下,文明新風如春風化雨般浸潤民心;文化鑄魂,讓文明實踐結出累累碩果;藝術賦能,為這座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村注入勃勃生機。

近年來,黃厝村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探索走出一條通過打造“藝匠小鎮”,用文化再造鄉村,用藝術賦能鄉業的鄉村振興新路。這一創新實踐不僅實現了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社會調節的良性互動,更讓黃厝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

黨建引領:文明新風浸潤民心

黃厝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秉持“服務就是治理”的理念,成功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該村依托“黨建+”模式,踐行“楓橋經驗”,借助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黨組織的引領力深度融入鄉村治理的每一個環節,不僅有效推動了村民自治,還成功化解了諸多矛盾糾紛。

村民黃毓森自2003年起便投身公益事業,牽頭組建了翔安區92580志愿者聯盟并擔任會長。如今,這個志愿者聯盟圍繞“就業、幸福、應急、老弱、健康、文化、助學、環衛”八大主題開展“我幫您”志愿服務活動,成為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張閃亮的名片。

在黃厝村,文明新風還體現在諸多細節之中。村民喜愛的鄉音雕塑小公園,前身是一座倒塌的老宅。面對復雜的產權問題,村委會委員黃靈希挺身而出,帶頭騰讓,并逐一做通其他100多名產權人的思想工作,最終“借地”給入駐藝術家,設計改造成村民休憩的小公園和網紅打卡點。同樣,原本臟亂差的鐵皮搭蓋屋,在黨組織的倡導下,村民主動讓出地塊,改造成了游客休憩亭——謙讓亭。

黃厝村堅持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實現通過盤活閑置用地、閑置老宅和閑散勞動力等“三閑”資源,該村成功推動村集體經濟的提質增效。自2018年以來,村民人均收入從2萬元提升至3.4萬元,村集體收入更是從18萬元提高至130萬元。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黃厝村也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超過7000萬元,實施了鄉村水系濕地化改造、美麗鄉村田園等30余個惠民工程。如今,村里的道路寬敞整潔,水系清澈見底,田園風光如畫,為全國文明村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鑄魂:文明實踐結碩果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黃厝村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讓文明實踐在古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夜幕降臨,古厝廣場便熱鬧非凡,九溪招治、紫云金花演藝隊的演出取代了往日鋪張的婚宴,這正是黃厝村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有效遏制婚喪嫁娶攀比之風的生動寫照之一。與此同時,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里,孩子們通過模擬法庭等形式學習法律知識,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為了守護村莊的潔凈面貌,黃厝村大力推行“美麗家園積分制”,村民們累積道德積分,攢夠積分便可在“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文明新風吹遍古村的每個角落。志愿者們主動上門,為獨居老人修剪庭院雜草;黃厝村還制定詳細的村規民約,將垃圾分類、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其中,引導村民熟知并踐行;黨員干部更是以身作則,帶頭踐行節儉之風,倡導紅白喜事不奢辦、民俗日聚餐簡辦。古村中的“三生連榕園”,成了宣傳宣講文明新風的“天然場所”,“福小宣”宣講輕騎兵將“翔來講·促興翔談”田間小講堂設在樹蔭下,讓村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育文明婚俗新風尚。

村中央的“榕來共-儂來講”露天議事廳更是村民解決矛盾、共商村務的好去處,營造了和諧鄉村氛圍。而由村居法律顧問、調解員、法律明白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等四支隊伍組成的法治工作站,為村民提供了“一站式”公益法律服務,截至目前,已接受咨詢118人次,開展講座36場次,調解小矛盾糾紛286件。

藝術賦能:古村煥發新生機

藝術為黃厝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黃厝村以“藝匠小鎮”建設為抓手,盤活40棟閑置老宅,吸引陶藝、磚雕、漆畫、古琴等32家文創工作室入駐,并與廈門大學等10所高校合作,在千年“鴻崗窯”遺址上重建新窯,打造研學旅游平臺。

陶藝家陳青山是首批入駐藝術家。他說,在黃厝村可以找到兒時鄉間“瓦屋聽雨”的感覺,創作靈感泉涌。他設計的文創產品暢銷市場,不僅為自己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為黃厝村的藝術產業發展增添了光彩。

藝術家們的到來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黃厝文化產業園、鴻漸藝術館等打卡點吸引游客觀光,也吸引村民自發創業,經營自有品牌。據統計,這些創業項目帶動了3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年增收600萬元。村里還孵化了2個研學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從去年10月至今,主打農耕文化研學游的廈門葦渡文旅,研學游總收入達到100多萬元,現正在進行二期規劃。

在藝術賦能的過程中,黃厝村注重保留鄉土紋理和地域特色,將斷壁殘垣、雜草空地改造為網紅打卡點、歐式小花圃等。如今,村里已有19處市級美麗庭院、3處區級美麗鄉村小公園和一處區級美麗田園。

駐村藝術家組建的“藝術培訓聯盟”為700余名學子開辦公益班,激發村民藝術潛能。同時,“藝術家調解室”參與化解矛盾近120場次,實現“矛盾不出村”。黃厝村實現了“外在美”向“內涵美”的華麗蝶變。

市民話文明

讓老人看報“字字都清秀”

●廈門市陽光視線眼鏡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金桔:在翔安帶領陽光視線義工隊做光明志愿者這十幾年,最暖心的一次,是幫獨居老人測視力,記得幫馬巷街道的蔡阿伯配好老花鏡后,他攥著報紙反復念叨“字字都清秀”。進校園教護眼操的時候,看到孩子們閉眼轉動眼球時的認真勁兒,突然明白,文明城市的溫度,就藏在每雙被溫柔以待的眼睛里。

居民從“站著看”變成“一起干”

●翔安區新店街道祥美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許月嬌:扎根祥美社區十年,文明建設的點滴浸潤心田。從清理衛生死角到培育志愿隊伍,從調解鄰里糾紛到推廣垃圾分類,每一步都見證著社區的蛻變。最欣慰的是看到居民從“站著看”變成“一起干”,自發眾籌資金改造架空層,設立樓棟愛心便民墻等。文明城市是萬家燈火里的相互體諒、舉手投足間的善意傳遞。

市民從“旁觀者”變身“行動者”

●翔安市政集團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邱龍泉:投身翔安環衛工作數載,我親歷這片土地的蛻變。曾經,街頭垃圾散落、車輛亂停,如今,在精細化環衛作業與全民共建氛圍里,翔安的道路常新、秩序井然。更動人的是,翔安市民從文明城市創建的“旁觀者”,變身“行動者”——主動參與環境維護,勸阻不文明行為,垃圾分類精準投放漸成習慣。這些改變,讓我深知文明城市創建不只是環境整治,更是一場人心向暖的接力,以點滴行動匯聚成翔安最亮的底色,讓每一步行走都滿是對這座城的熱愛。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