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上客率全國第一 廈門郵輪母港“復蘇密碼”
2025-06-05 08:59:52?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機遇 “5+2”新格局注入新活力 作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郵輪已成為國際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旅游載體。在經歷外資郵輪撤出中國市場的調整后,目前國內郵輪市場已形成“5+2”的全新格局,即5艘中資船與2艘外資船。這一變化為廈門郵輪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與機遇。 中資郵輪在廈門市場的布局尤為亮眼。上海藍夢郵輪的“藍夢之歌”號,憑借豐富的航線規劃,已成為廈門郵輪市場的常客;而愛達郵輪旗下的兩艘大型郵輪——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愛達·地中海”號也在廈門市場持續發力。其中,“愛達·地中海”號繼去年12月從廈門出發開啟“海絲發現之旅”特色航線后,今年4月再推從廈門出發的13天長航線;此外,維京郵輪“招商伊敦”號也常掛靠廈門,為廈門郵輪市場注入高端元素;北方的成真郵輪“夢想”號雖以天津為基地運營日韓線,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中資郵輪在全國布局的多元化,未來不排除與廈門市場開展合作。 外資郵輪方面,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和地中海“榮耀”號以上海為母港,其龐大體量對國內郵輪市場影響深遠、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郵輪旅游的受關注度,廈門市場也將間接從中受益。 另據獲悉,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計劃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并在廣州南沙開啟國際航線。屆時,隨著更多中資郵輪的加入,也將為廈門郵輪旅游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客群 老年群體占比超過七成 66歲的老盧自去年體驗過一次廈門到日本的郵輪旅行后,徹底愛上了這種旅行方式。“不用趕大巴、飛機,吃住都在船上,打打牌、下下棋,享受從容時光。”老盧說,船上還有精彩的節目表演,這種“度假型”旅行很適合他。 代理著全球范圍內50多家郵輪品牌全線產品的世界郵輪網運營總監周曉琳就發現,很多選擇郵輪出行的消費者,是有學識、有認知的中老年群體,不少郵輪客人都是退休之后的教師、醫生、會計師等人士。“從近幾年收客情況看,老年人已成為郵輪旅游的主力軍。”在廈門一家旅行社工作的何妙告訴記者,傳統的旅行方式四處奔波太累,不少老年人將目光轉向郵輪,如今老年群體占比已超過七成。 鮮明的年齡結構,反映出消費觀念的變化。旅行社人士林先生認為,老年人成為郵輪“主力軍”,是老年人閑暇時間充裕、消費觀念轉變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老年群體對郵輪旅游認知有限,其消費偏好更聚焦于目的地吸引力與價格因素。行程緊湊、性價比高的4天3晚產品,如從廈門出發前往日本石垣島、2000元起的郵輪產品,備受青睞。 除老年人之外,郵輪也是不少中產家庭“親子游”和潮流青年“小眾”玩法的首選。攜程數據顯示,近兩年郵輪出境游市場恢復顯著,全球運力恢復5%,郵輪出境市場恢復795%,明顯好于整體運力恢復。其中,親子、家庭和潮流青年占了不小的比例。 除了年齡結構發生變化,廈門郵輪客源市場也呈現出鮮明的地域分布。何妙說,從客源地來看,福建省內客源占比達20%,成為穩定的本地客源支撐;江西、廣西、云南、湖北等周邊及內陸省份旅客也逐漸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出廈門郵輪旅游的輻射范圍正不斷擴大,憑借便捷的交通網絡與特色航線,吸引著更多跨區域游客。 行業觀察 讓游客從“有得玩”到“玩得好” 郵輪短線產品因無需簽證、假期適配性強,備受中國游客青睞。2007年—2017年是中國郵輪產業蓬勃發展的黃金十年,三年疫情時期后,中國市場的復蘇又為郵輪市場注入活力。當前,國際與本土郵輪品牌競爭激烈,市場正快速向前發展。 在郵輪消費理念上,中外存在顯著差異。外國人將郵輪出行視為常規休假方式,提前規劃,甚至提前一年購買船票,對郵輪本身的設施、服務更為關注;而中國人多把郵輪旅行當作目的地旅游,更看重去哪里。不少老外一年能乘坐四五次郵輪,反觀中國游客,可能四五年才有一次郵輪體驗,這種對郵輪文化認知的不同,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 要讓郵輪上的消費“流動”起來,關鍵在于提升游客體驗,減少隱性消費,重建游客信任。郵輪公司可以豐富船上的消費場景,除了傳統的餐飲、購物,還可增加特色體驗項目,如海上藝術展覽、高端康養服務等。同時,加強與港口城市合作,開發更具吸引力的岸上游項目,滿足游客深度體驗需求。針對中國游客特點,郵輪公司還可設計更多文化主題航次,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提升游客參與度,從而激發游客在船上及岸上的消費熱情,推動郵輪消費市場持續繁榮。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