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文明之花開遍城鄉 精神力量滋養心靈
2025-05-28 09:18:4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文明之花開遍城鄉 精神力量滋養心靈 海滄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岑)25日,2025年福建省“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在福州發布,來自廈門海滄晨昕學校的羅西光榮上榜。這名“星星的孩子”拿起畫筆對抗命運的沉默,不僅多次斬獲國際藝術賽事金獎,還積極參加公益拍賣,照亮自己,溫暖他人。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盞燈到滿城星。在2025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海滄延奎實驗小學獲評第三屆全國文明校園,海滄區漸美村經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這些閃耀的文明印記,是海滄深耕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注腳,也是這個城區向上向善精神風貌的鮮活映照。 近年來,海滄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始終按照“高標準、系統性、常態化、嚴要求”的工作總要求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各項工作,有力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助力廈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七連冠”。 面向未來,海滄將繼續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發力建設城市文明,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更高水平文明城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能。 以德潤城 文明風尚日益深化 “省‘新時代好少年’羅西同學不僅是助人為樂的小模范,更以獨特的藝術視角擔任海滄文旅推薦官,用畫筆勾勒家鄉之美,成為海滄文旅推介中一道亮眼的風景。”近日,記者實地探訪海滄,深入了解這位“新時代好少年”的成長故事。在羅西身上,我們看到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這份光芒既源自她日復一日的勤奮堅持,也凝聚著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溫暖力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文明培育的關鍵工程。海滄區在實踐中創新構建“四位一體”育人體系:以德育為根本,筑牢價值根基;以實踐為載體,深化育人實效;以文化為滋養,厚植精神沃土;以資源為支撐,匯聚育人合力。去年,由海滄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原創出品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廣告《陪伴讓成長不孤單》,在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新時代文明E+公益廣告網絡征集展示活動”中獲得三等獎,并在中國文明網展播,是全省縣區級唯一獲獎作品。 “城市文明的核心在于人的文明。我們通過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潤物細無聲地涵養文明新風?!焙鎱^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以來,海滄結合“我們的節日”開展群眾性活動近1500場,打造“文明海滄行”一月一主題群眾性活動品牌,開展線下大型主題活動9場。結合口袋公園建設,設置文明標語牌300余處,將文明元素融入其中。此外,持續建立完善家風家訓教育陣地,因地制宜建設青礁村家風家訓長廊和鄉愁館、古樓農村知青記憶館、赤土耕讀文化基地、新垵村耕讀文化園等載體,多渠道培育文明新風。 如今在海滄,文明新風如春風化雨,既浸潤著城區大街小巷,也滋養著鄉村田間地頭。上個月,海滄區貞庵村“喪事簡辦不減情”特色案例登上福建新聞聯播、午間新時空等節目。據了解,村里組建起“紅白理事會”,制定章程,探索推出 “一支哀樂、一鍋炒面、3天內辦結,取消路祭、電子花車等環節”的新舉措,有效減輕村民經濟負擔,弘揚厚養薄葬的孝道文化,樹立文明新風。此外,新垵村也成立了治喪委員會,明確治喪標準,協調喪事辦理,減輕群眾負擔。海滄三都教育促進會、后井村和鰲冠社區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暨金秋助學活動”,營造文明和諧鄉風。 在“以文化人、以德潤城”理念的引領下,海滄逐步推動文明風尚從倡導到踐行、從示范到普及的深度轉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