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為題 促進兩岸會展業融合發展
2024-11-29 09:11:0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兩岸交流 為會展業信用建設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以促進兩岸會展業信用建設交流為出發點,邀請臺灣嘉賓現場參會,分享臺灣在會議展覽組織舉辦中的誠信建設工作經驗,助力兩岸展會融合發展。論壇還特別設置了以“誠信為基 共促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邀請組展企業、參展企業、展會服務企業代表,就會展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難點、痛點,如何加強兩岸信用合作、賦能會展業發展等話題深入探討、建言獻策。 與會代表,科華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周曉英認為,應該依托大數據、數字化技術手段,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標準制定和跨部門協作,才能共同推動會展行業信用體系的健康發展。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申顯楊指出,要構建參展企業、展會服務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可以由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牽頭,通過行業調研、市場反饋、評比等方式,建立一套會展行業專屬的“白名單”評價制度,將品牌效益好、成效顯著、誠信務實的展會品牌和主辦、承辦主體企業納入白名單。 據悉,兩岸(廈門)信用論壇是廈門市誠信促進會自2020年第三屆理事會換屆成立后首創的活動品牌,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并取得多項成果,包括發布國內首個建筑行業、旅游市場信用研究報告、創新行業信用評價應用、推動建立閩西南五市誠信促進工作聯盟機制等,促進形成 “知信、守信、重信、用信”的行業誠信氛圍,為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聲音 信用制度是基石 廈門市誠信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林起:會展業是廈門打造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產業,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會展名城。而會展業發展壯大的基石是什么呢?就是信用制度。今年我們的信用論壇之所以聚焦會展行業,首先說明會展行業在廈門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行業誠信建設的制度安排需要進一步強化,來促進廈門會展有一個大的跨越,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同時,兩岸在會展業方面有許多可以相互借鑒、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做法,通過舉辦這樣的論壇,雙方也可以進一步相互交流,促進兩岸會展行業的融合發展。 成功的展會跟做人一樣 臺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陳立恒:作為兩岸文博會的承辦方之一,我們認為,舉辦一個成功的展會,最基礎的還是一個誠信的問題。臺灣會展業成功的基石也在于誠信體系的建立。例如,如何通過制定標準化流程,確保會展活動的透明性與公平性;如何通過強化監管與執行力,積累會展主辦方的公信力;如何利用會展行業的獎項實施正向激勵,鼓勵業界打造會展業的國際品牌等等。所以一個成功的展會跟做人一樣,最后都是要受到尊敬、信賴跟歡迎,這樣就可以永續地經營下去。 展會無信不立 廈門會展金泓信展覽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鄭雅寧:展會雖然一年只舉辦一次或兩次,但展會的氛圍或者說氣場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作為組織者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展商誠實可信,服務好他們的客戶,我們組織者首先要做到誠實可信,服務好我們的參展企業,這樣才能為展會塑造好的基因,并通過更多有信譽的參展企業, 將這種誠信發揚光大,使一個展會可以成為服務一方,造福一方的平臺。展會無信不立,希望我們的會展業信用建設不斷完善,如明鏡,可以正衣冠,可以辨真偽;同時更如紐帶,使展會組織者、參展商、買家多方聯手,共筑信任基石。 兩岸會展融合發展的基石 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申顯楊:誠信是兩岸會展融合發展的基石,堅守誠信既是兩岸合作的起點,也是任何一項合作可以圓滿結束的終點。誠信建設不僅是理念上的共識建設,更應該有誠信制度規則的建設,才更加有利于提高兩岸合作辦展效率,降低信任成本,將更多精力放在務實、高效的項目對接上,扎實取得成績。 觀點 創新對臺征信服務 廈門國信信用大數據創新研究院院長曾光輝:當前兩岸在信用領域已經積極開展了一些嘗試。早在2015年,臺灣地區信用報告產品就已經實現了向大陸的首次開放,福建推出“全省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線上管理平臺”,創新對臺征信服務,已有252家金融機構在平臺上發布持證優惠政策,持證臺胞臺企可享受降低貸款利率、提高授信額度、綠色通道辦理、減免手續費用等優惠政策。 在國家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兩岸會展業可基于信用數據,從四個方面推進行業信用建設,賦能兩岸會展業投資、貿易、消費、資金流動、人員往來,促進兩岸會展企業產品質量、服務質量雙提升。 首先是標準共建。行業發展,標準先行。逐步探索共建兩岸會展業信用信息轉換、共享的標準體系,提升軟聯通水平。我們研究院正在組織編制《海峽兩岸信用術語標準》,促進信用服務基礎的標準統一。 其次是信息互通。在保障國家安全、隱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以組展企業為重點,構建會展業經營主體信用信息互通平臺,共享會展業經營主體基本信息、履約信息、能力資質信息、知識產權信息、失信負面信息等。 第三是機構互認。推動兩岸會展業協會、信用服務機構之間互認,共享互認會展業企業信用報告、信用評價、信用產品等,使信用產品、信用評級結果等在海峽兩岸業內統一使用。 第四是應用互惠。依托信用評級結果、信用分等信用服務產品互認,兩岸可共同推出一些應用場景。如,針對會展業臺企,在大陸率先探索在審批、監管、法律服務、金融服務、政策資金申報等方面的惠企應用。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