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新增16種食品允許生產加工
2024-09-29 08:48:2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新版小作坊食品目錄發布,10月1日起實施 ●新增海鮮卷、白灼章魚、湯包等本地特色餐飲產品 新增16種食品允許生產加工 集美市場監管人員指導轄區面制品小作坊完善食品原料標簽標識。 東寮社區正在籌劃建設豆干小作坊集中加工區,進一步推動豆干小作坊由“小散低、臟亂差”向“小而精、名特優”轉變。 東寮村超過60%的村民從事豆干生產,90%以上的豆干經營戶都以小作坊的形式生產經營。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陳泥 通訊員 陳立登 周圣男)海鮮卷、白灼章魚、五香條……這些傳統特色美食,滿足了“吃貨”舌尖上的美味需求。然而,制作這些地方傳統美味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規模小、分散度高,監管難度大等問題。記者從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監管,規范生產加工行為,確保食品質量安全,該局修訂發布了《廈門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允許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2024版)》(以下簡稱 “新版《目錄》”),將于10月1日起實施。 新版《目錄》綜合考慮傳統低風險、地方特色等因素,旨在進一步強化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將允許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品種由原先的44種擴增至60種,覆蓋了廈門傳統的、低風險小作坊食品,將海鮮卷、白灼章魚等本地特色餐飲產品納入新版《目錄》,充分擴大了特色食品生產經營范圍。 擴充品類 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2015年9月,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并公布了《廈門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允許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第一批)》,并于2017年11月對該目錄進行了第一次修訂,形成現行《目錄》。 現行《目錄》涵蓋糧食加工品、豆制品、糕點、肉制品、水產制品等11大類44小類食品。《目錄》實施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對納入《目錄》的小作坊食品實施登記管理,采取監督檢查、抽檢檢測、示范創建等監管措施,不斷規范小作坊生產經營行為,小作坊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隨著近年來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本地特色食品衍生出更多品種,現行《目錄》產品種類不能全部涵蓋;新模式新工藝層出不窮,部分小作坊食品的生產工藝已更新迭代,與現行《目錄》的基本生產工藝流程不相適應;同時,各級食品安全標準持續發布更新,《目錄》中引用的部分食品安全標準已滯后……這些都成為廈門食品小作坊發展壯大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次發布的新版《目錄》,是在現行目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梳理與更新,旨在進一步規范廈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生產經營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助力本地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