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盤活低效工業用地補齊民生短板項目
2024-09-27 08:04:07?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盤活低效工業用地補齊民生短板項目 東南網9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通訊員 侯利) 隨著城市發展進入成熟穩定期,對國土空間開發已進入以存量空間利用為主導的新階段。 在廈門,尤其是土地資源稀缺的島內,如何進一步盤活存量空間、優化空間資源配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重大的城市課題。多年來,廈門持續探索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相關工作,尤其在低效工業用地領域,先后出臺多項政策。 去年9月,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廈門列為44個試點城市(區、縣)之一,廈門迅速修訂優化了原有商辦改造、工業倉儲改造政策,同時發布試點方案,全面推進全市低效用地再開發。 同過往的政策相比,新政策適用范圍更加廣泛,規劃引導更加科學,出臺政策更加開放,審批服務更加高效,整體上也更全面、更系統、更具實操性,為廈門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產業換新、以城市更新促進城鄉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適用更廣泛—— 涵蓋各類低效用地 “不久后,我就可以下班坐地鐵回家,在濕地公園站下車,隨后到福建首座K11-SELECT藝術購物中心買東西,晚飯后可以去濕地公園散步,或者通過空中連廊走走山海健康步道。”家住五緣灣附近的居民林先生說。 讓林先生引以為傲的,是他選擇購買了我省首個TOD示范項目的住宅,作為廈門市第一批片區綜合開發項目之一,濕地公園TOD片區位于廈門本島湖里區東部、五緣灣南岸,北臨五緣灣濕地公園,自然景觀條件優越。 這里原來屬于城中村,片區原為坂美村及周邊用地,有安全隱患的房屋集中成片、違法建筑較多、公共配套及基礎設施不足、土地利用低效、歷史文化資源少等問題亟待解決。 “經過兩年多的征拆和土地整理,形成凈地。隨后結合片區地鐵資源,推進軌道交通TOD理念,通過一體化城市設計、片區綜合開發等做法,創新推出‘產城融合+土地開發運營’的成片開發模式。”廈門市資源規劃局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與開發利用處處長黃淑芳說。 2021年12月,廈門軌道集團通過公開出讓方式競得該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項目計劃總投資140億元,分三期開發。目前一期住宅已完成竣工備案;二期商業、辦公、公寓已封頂,幕墻龍骨完成80%,精裝開始施工;三期住宅已封頂,幕墻開始施工;軌道交通方面,軌道2號線從片區中央穿過,現已建成并開通濕地公園站。 濕地公園TOD片區改造的成功,是廈門統籌開發低效用地、擴大開發對象和范圍的經典案例之一。 黃淑芳說:“目前,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對象已擴展為全市全域范圍內各類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舊、設施落后的低效用地,包括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的城中村、低效工業、低效城鎮等類型。” 試點期間,廈門市將緊緊抓住城中村和低效工業用地改造這兩個著力點,加快推動全市全域范圍內的各類低效用地再開發。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