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2024-09-07 08:54:15?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優勢4 新型離岸貿易 提升區域競爭力 作為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形式,新型離岸國際貿易代表了區域國際市場競爭力和配置全球市場資源的能力。2018年8月,廈門自貿片區率先在全國開展離岸貿易業務。2021年6月,廈門獲國家外匯管理局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試點城市,成為全國五個試點地區之一。 離岸轉手買賣、全球采購、委托境外加工、承包工程境外購買貨物……豐富多樣的離岸國際貿易助力廈門企業開拓境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帶動經濟雙循環,截至目前,廈門累計完成離岸貿易外匯收支結算700多億美元,業務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優勢5 文化出海 跑出“加速度” 2018年6月,廈門自貿片區獲商務部等多部委聯合授牌“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目前,基地是全國首批、福建省唯一的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六年多來,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緊扣福建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聚焦海絲核心區和海峽西岸區位特點,依托制度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優勢及對外開放交流合作平臺,重點發展影視產業、網絡視聽產業、創意設計業、動漫游戲業和藝術品業。 2021年、2022年,廈門自貿片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連續兩年獲評全國基地功能區類第一名。2023年以來,基地創新案例先后獲市級年度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商務部第一、三批全國基地創新實踐案例。自獲批以來,基地先后培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21家,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10個,累計入選商務部“千帆出海”項目共7個。基地持續舉辦東南亞中國圖書巡回展,入選“全球服務實踐案例”、“一帶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不斷發揮文化“出海”成效和國際傳播效力。 優勢6 法商融合 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2021年11月,海絲中央法務區正式啟動建設。廈門自貿片區作為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首批試點地區,按照“商法融合、以法促商、以商帶法”產業發展理念,發揮國際商貿、海商海事、知識產權、金融等產業集聚資源優勢,重點圍繞“國際法務運營平臺”“知識產權要素供給側保障集聚區”等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致力打造國際商事海事爭議解決服務優選地、知識產權保護應用示范地、兩岸融合發展法治實踐地,形成服務“一帶一路”投資運營總部聚集地。 依托廈門自貿片區國際港航、國際商業、跨境物流等臨港經濟優勢,廈門自貿片區打造國際法務運營平臺,招引集聚高端法務、泛法務資源,致力建設一流國際法務集聚區和自貿國際商務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海上世界”初步形成金融、服貿、法務、文化等產業集聚,150余家優質企業、法務、泛法務機構協同構建法務、商務生態圈,形成產業生態內循環。 協同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知識產權法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司法協同中心、知識產權全鏈條產業服務聯盟等,片區探索打造知識產權要素供給側保障集聚區。2022年4月,全國首家掛牌“知識產權CBD”的知識產權要素保障綜合體正式啟用,吸引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中心廈門代辦處、廈門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等國家省市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入駐,招引廈門知識產權投資公司、合縱知識產權股權投資基金、云尚公證等企業,著力打造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的要素供給側保障集聚區,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 去年9月,廈門自貿片區發揮自貿試驗區“引進來”“走出去”橋頭堡作用,啟動運作“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創新推出“3+N”融合服務模式,為境內外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接軌國際的投融資、稅務、法律、商務、人力、金融、公證評估、后勤等“一站式”法商融合綜合服務,助力廈門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建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