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2024-09-07 08:54:15?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釋放活力 打造企業“出海”首選地 廈門自貿片區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廈門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奇輝 攝) 廈門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周瑩)從廈門口岸進出口,分別只要27.02小時、1.28個小時就能通關;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打造服務“一帶一路”投資運營總部聚集地;綜合保稅區提供稅收、貿易、外匯等政策優惠……企業想“出海”,廈門自貿片區可以為您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邁出更加堅實的“出海”步伐。 作為全國第二批設立的自貿試驗區之一,廈門自貿片區自2015年4月掛牌以來,通過持續改革創新,不斷釋放對外開放交流合作活力,成為企業“出海”首選地。截至目前,廈門自貿片區已累計推出創新舉措606項,涵蓋了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府管理改革、金融開放創新等多個領域。其中,全國首創舉措142項,獲全省推廣創新成果140項,獲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31項,獲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5項。 優勢1 綜合保稅區 “買賣全球”更暢通 廈門自貿片區擁有象嶼綜合保稅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空港綜合保稅區(籌),聚力打造加工制造、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和銷售服務“五大中心”,助推企業提升全球供應鏈資源配置能力。 綜合保稅區有哪些特殊政策優勢呢?在稅收上,基建物資和設備進口等入區時,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境內區外貨物入區視為出口,享有出口退稅政策;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流轉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等。 在貿易管制方面,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不受進出口配額和許可證件管理的限制,為企業提供了更加自由的貿易環境。保稅監管政策,進口貨物入區時享受保稅待遇,區內保稅存儲貨物不設存儲期限;區內企業之間的保稅貨物可以自由流轉。 在外匯政策上,進出區(境內區外)的貨物使用外幣或人民幣進行結算。特殊貿易便利化措施,區內企業可以辦理集中申報手續;飛機、船舶等大型設備融資租賃可實行海關異地委托監管;文物自區外入區實行入區登記審核;藝術品在區內與境外之間進出,免辦文化和旅游部門批準文件等。 優勢2 優化服務 為片區注入金融活水 金融創新是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廈門自貿片區不斷優化金融服務,為改革創新注入源頭活水。 在廈門自貿片區,中國境內主體對外投資(ODI)備案無額度限制,根據項目實需背景進行審批。其中,境外投資3億美元以下可直接在廈門自貿片區進行備案,最快24小時可完成備案手續。 國內出境投資后再返程資金入境(WFOE)更加便利。在片區內,通過ODI對外投資,上市募集資金后可以在廈門自貿片區設立返程投資架構,提供WFOE快速注冊,資金入境便利。 在結算服務上,片區可提供全功能銀行系統、實時清算系統、外匯匯款系統等,直通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資金的“秒到賬”。開立在廈門自貿片區內的NRA(即境內銀行為境外機構開立的境內外匯賬戶)外幣賬戶可結匯,結匯所得人民幣匯入境內。區外的NRA外幣賬戶不可結匯。 此外,廈門自貿片區還提供包括40余個幣種的在岸、離岸結售匯和跨境人民幣購售服務,并首推“一帶一路”及新興市場貨幣NDF業務100多種貨幣的風險管理和投資服務能力。 優勢3 跨境電商 搶灘全球市場 亞馬遜、谷歌、京東、菜鳥、速賣通、蝦皮、雨果跨境等一批頭部企業集聚發展,寨上、機場、象嶼、海滄、大嶝等各具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區錯位發展……廈門自貿片區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打造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線下“一區多園”相輔相成的跨境電商生態圈。 全國首創9610出口通過公共服務平臺自主結匯模式,提升跨境電商出口結匯便利化、規范化;實現“跨境電商+一般貿易”集拼出口模式;落地1210保稅出口業務,解決企業跨境電商業務退稅等問題……在片區里,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涵蓋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申報、稅務“免征不退”、進出境快件輔助申報等公共服務,以及物流、收付匯、運營服務、培訓、知識產權、政策法規、信用管理等業務系統,實現業務申報“一點輸入、一點輸出”。 片區擁有豐富的跨境電商物流網絡,海運快線持續拓展,開通歐美跨境電商快線,打造至東南亞跨境電商海運快捷通道暨“絲路海運”電商快線。目前已開通至歐美、東南亞、金磚國家的航空貨運航線,每周開行41班航空貨機。 優勢4 新型離岸貿易 提升區域競爭力 作為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形式,新型離岸國際貿易代表了區域國際市場競爭力和配置全球市場資源的能力。2018年8月,廈門自貿片區率先在全國開展離岸貿易業務。2021年6月,廈門獲國家外匯管理局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試點城市,成為全國五個試點地區之一。 離岸轉手買賣、全球采購、委托境外加工、承包工程境外購買貨物……豐富多樣的離岸國際貿易助力廈門企業開拓境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帶動經濟雙循環,截至目前,廈門累計完成離岸貿易外匯收支結算700多億美元,業務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優勢5 文化出海 跑出“加速度” 2018年6月,廈門自貿片區獲商務部等多部委聯合授牌“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目前,基地是全國首批、福建省唯一的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六年多來,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緊扣福建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聚焦海絲核心區和海峽西岸區位特點,依托制度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優勢及對外開放交流合作平臺,重點發展影視產業、網絡視聽產業、創意設計業、動漫游戲業和藝術品業。 2021年、2022年,廈門自貿片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連續兩年獲評全國基地功能區類第一名。2023年以來,基地創新案例先后獲市級年度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商務部第一、三批全國基地創新實踐案例。自獲批以來,基地先后培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21家,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10個,累計入選商務部“千帆出海”項目共7個。基地持續舉辦東南亞中國圖書巡回展,入選“全球服務實踐案例”、“一帶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不斷發揮文化“出海”成效和國際傳播效力。 優勢6 法商融合 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2021年11月,海絲中央法務區正式啟動建設。廈門自貿片區作為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首批試點地區,按照“商法融合、以法促商、以商帶法”產業發展理念,發揮國際商貿、海商海事、知識產權、金融等產業集聚資源優勢,重點圍繞“國際法務運營平臺”“知識產權要素供給側保障集聚區”等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致力打造國際商事海事爭議解決服務優選地、知識產權保護應用示范地、兩岸融合發展法治實踐地,形成服務“一帶一路”投資運營總部聚集地。 依托廈門自貿片區國際港航、國際商業、跨境物流等臨港經濟優勢,廈門自貿片區打造國際法務運營平臺,招引集聚高端法務、泛法務資源,致力建設一流國際法務集聚區和自貿國際商務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海上世界”初步形成金融、服貿、法務、文化等產業集聚,150余家優質企業、法務、泛法務機構協同構建法務、商務生態圈,形成產業生態內循環。 協同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知識產權法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司法協同中心、知識產權全鏈條產業服務聯盟等,片區探索打造知識產權要素供給側保障集聚區。2022年4月,全國首家掛牌“知識產權CBD”的知識產權要素保障綜合體正式啟用,吸引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中心廈門代辦處、廈門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等國家省市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入駐,招引廈門知識產權投資公司、合縱知識產權股權投資基金、云尚公證等企業,著力打造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的要素供給側保障集聚區,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 去年9月,廈門自貿片區發揮自貿試驗區“引進來”“走出去”橋頭堡作用,啟動運作“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創新推出“3+N”融合服務模式,為境內外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接軌國際的投融資、稅務、法律、商務、人力、金融、公證評估、后勤等“一站式”法商融合綜合服務,助力廈門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建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