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班主任”收費 還找個“家長”當托
2024-09-01 11:04? 作者:房舒 洪恒亮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李奇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冒充“班主任”收費 還找個“家長”當托 臨近開學,廈門警方發布相關預警 廈門日報訊(記者 房舒 通訊員 洪恒亮)家長群里“班主任”要收費,馬上有“家長”響應。然而這個“家長”卻將大家交的錢都收入囊中……臨近開學,記者從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了解到,今年的冒充班主任騙局有了新變化。近日,廈門警方發出相關預警。 前幾天,女兒即將上幼兒園的周女士被拉進一個剛組建的家校微信聯系群。8月28日,有人在群里發了一條信息,頭像、昵稱都是“班主任”的,大致內容是:“為預訂本學期實際用書本數,作業本數,要落實準確人數,需要預交本學期資料費用198.5元,請各位家長在群里發紅包,并備注好自己孩子的名字。”隨后,“班主任”還特地用括號的形式寫明:“前二十名交費的話,可讓孩子得一張品德卡,因為今日事,今日畢特別重要。”一頓道德綁架后,“班主任”不斷在群內催促家長們盡快繳費。 “班主任”話音剛落,群里就有家長回復“收到”,而且一個叫“迪”的家長還帶頭發了微信紅包。看到這里,周女士沒多想,馬上也發了一個相應收費款項的紅包。但她很快就發現不對勁:領取紅包的人并非“班主任”,而是“家長迪”!周女士趕緊與真老師核實,才發現原來“班主任”和“家長迪”都是假的!與此同時,群里另外幾個第一時間發了紅包的家長,也都發現了蹊蹺。但兩個騙子已經退群了! “周女士等人遭遇的是冒充班主任,以收取‘資料費’為由的騙局。”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民警解析說,此類騙局有以下特點:首先,騙子會冒用真實老師的微信或QQ頭像,注冊新的賬號潛入家校聯系群。不少家長看到“老師”發信息,秉著信任心理,幾乎都是第一時間查看并立即“執行”。其次,也是今年騙局中的新手段,就是“假老師”有了“新幫手”。為獲得家長的注意力和信任,“假老師”發送繳費信息之后,立馬就有偽裝成“家長”的幫手,在群內回復“收到”,不少家長被此舉蒙蔽。而這類騙局一般金額不大,部分家長便放松了警惕。 提醒 群里收款信息 務必要核實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尤其是家長。收到此類轉賬匯款信息時,務必第一時間通過電話、當面等形式與校方或其他學生家長進行核實。校方和家長也要負起群管理的責任和義務,切實對入群人員及群成員進行有效管理,一旦發現群內有詐騙或其他違法行為,應第一時間通過正規渠道發布澄清信息,避免家長上當受騙。 此外,警方也提醒學生們,新學年開始之際,也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提防諸如網絡游戲、兼職刷信譽、購買演唱會門票等常見騙局。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