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熱到“中暑”降溫產品在廈走俏
2024-08-05 15:23? 作者:吳佳 ?來源: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手機熱到“中暑”降溫產品走俏 業內人士提醒,突然的冷熱交替可能損傷電子元件 廈門晚報訊(記者 吳佳)“在戶外打電話拍照,手機一會兒就發燙!”炎炎夏日、熱浪滾滾,不僅人熱麻了,手機也熱到“中暑”,頻頻出現發燙、卡頓、黑屏等情況。由此,冰貼、散熱背夾、冰袋等有降溫作用的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更有人“腦洞大開”,想出各種“秘訣”給手機降溫。 市場 用于人體的冰涼貼 被開發出新應用場景 近日,記者走訪鷺島市場及查閱線上平臺發現,散熱背夾、冰涼貼、降溫冰貼等不少降溫產品熱銷,其中不乏消費者用于給手機降溫。 因工作需要常在戶外奔忙的“00后”周女士,近來深受手機發熱發燙困擾,于是到SM城市廣場二樓一家精品店內選購冰涼貼。她說:“產品說明是‘適用于人體表面及物體表面’,那貼在發燙的手機背面應該也可以吧?” 而許多對手機降溫需求比較強烈的游戲玩家,則會選擇購買外置散熱器。在京東便利店一家線下門店,記者發現了一款手機制冷支架,其實就是手機專用的散熱器。工作人員表示,插上電源后,可以夾在手機背面,啟動風扇幫助手機散熱,室內外使用都非常方便。 記者梳理發現,電商平臺上僅手機散熱器就有磁吸、背夾、插電、充電等多種款式。而常用于發熱患者輔助降溫治療的冰涼貼等,因價格低廉且便攜性高,也被開發出手機降溫的新應用場景。還有品牌的降溫冰貼特別標出“手機用”的字樣。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以“手機降溫”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手機散熱器、降溫冰涼貼等產品按銷量排名,前八名均顯示“1萬+人收貨”,多數還是“24小時內1000+人已買”,價格則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提醒 為手機降溫 不建議用冰敷的方式 日前,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咨詢某品牌客服,對方答復,若發現手機發燙,可用小風扇對著吹。不過,他也表示,沒看見實物,不清楚第三方用品對手機設備的損壞程度,無法給消費者做出保證,但是也不建議使用冰貼、冰袋等為手機降溫。 在電子領域從業多年的徐玉樂六七年前自主創業,在集美經營一家手機回收及維修店。對于消費者提及的一些降溫方式,徐玉樂并不推薦。有人建議“把酒精噴在紙上擦手機屏幕和背面,一邊擦一邊拿風扇吹”,徐玉樂不建議這么操作。他說,酒精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品,遇高熱容易起火甚至爆炸。酒精是液體,操作不當會流入手機內部,損壞元件。 對于用酒精濕巾或濕毛巾擦拭手機的做法,徐玉樂表示,如果是機身未拆卸過的手機,問題不大,但沾水不宜太多;而如果是已維修拆卸過的手機,不建議用這種方法,“機身拆卸過,整機的密封性不如原封,操作不當也會導致水分進入手機內部,損壞元件”。 有網友提及“可將發燙的手機直接放進冰箱”,徐玉樂說,突然的冷熱交替會使手機內部產生冷凝水,導致電路板短路,造成各種問題。給發燙的手機使用降溫冰貼或者冰袋也同此理。 支招 手機發燙最好直接關機等待 徐玉樂說,夏天氣溫高,手機發燙、卡頓甚至黑屏都是正常現象,無需過分擔憂。帶有小風扇的散熱背夾能起到一定的輔助降溫作用,但最重要的還是合理使用手機。徐玉樂特別提醒,不能邊充電邊用手機,最好是等充滿電以后拔掉插頭再使用。如手機發熱發燙,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關機,等待三五分鐘溫度降下來后再開機。或去掉手機保護殼,裸機能讓手機主板、電池更好地散熱。同時,要避免手機遭到陽光直曬。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