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這道“加法” 答得很科學
2024-05-29 09:05:4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科學教育政策+ 14部門聯合出臺“27條”解決難題 科學教育師資+ 學校多了位科學副校長 科學教育形式+ 開發新“玩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科學教育范圍+ 開設家庭實驗室種下科研種子 廈門這道“加法” 答得很科學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蔡先生是廈門一家高新企業的工程師,不久前他被告知:他申請擔任公司附近小學科學副校長,被“拒”了,理由很簡單:申請的人太多了。 初夏的廈門,和氣溫一起升高的是科學教育的熱度。 薛超是廈門一家專門從事科學教育的國企負責人,他可以明顯感受到科學教育的熱度——他帶的團隊接到的學校合作邀請多了。薛超說,毋庸置疑,科學教育的春天來了! 廈門科學教育的春天,在科學教育的“加法”中到來。市教育局局長陳珍說,我們是從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高度,來為科學教育做加法。 她認為,廈門的特質是:廈門社會、學校的普遍價值觀念與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精神氣質相容,為科學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環境,科學教育正在快速發展。 我們從幾個側面,來看看廈門如何解答科學教育加法這道題。 政策做加法 半年出臺6個支持文件 給6個100%“撐腰” 廈門新一輪的科學教育,有政策“撐腰”——最近半年,廈門出臺6個科學教育文件,平均每月就有一個,這些文件從政策層面,為科學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中最重要的是“27條”——3月,市教育局等14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進科學教育資源供給側改革等27條措施,重點解決區域和學校科學教育亟需破解的重難點任務。 “27條”的亮點之一是提出六個100%,為科學教育落地奠定基礎,即全市學校100%每年開展一次科學節活動,學生100%參與學校科學節活動;全市開展科學類課后服務活動的學校數占比100%,每周參加1次以上科學類課后服務的學生數占比100%;全市100%的學校走向社會或借助第三方力量開展科學實踐活動,100%的學校建立“一校一品”的科學教育品牌。 這次的加法,還成功改變了一種成見:科學教育,不再只是教育部門和科協的事——廈門發揮“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作用,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宣傳、網信、文明、發改、科技、工信、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團委、婦聯、科協等多部門協同推進的科學教育工作機制,做到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統籌抓科學教育。 這股合力來自強烈的緊迫感。陳珍說,青少年的科學教育內容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孩子通過科學教育可以更理性,更加接受整個世界的發展,而且能夠愿意投身科技創新發展。現在,越來越多人有緊迫感,意識到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對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很重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