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多個小區架空層停滿電動車
2024-03-01 09:19? 作者:朱海鑫 鄭麗金 朱黃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廈門多個小區架空層停滿電動車 “飛線”充電、消防設施缺失、正對樓道口……安全隱患重重 架空層內的插座正在給多輛電動自行車充電 小區樓道口也停滿了電動自行車 多個小區架空層停滿電動自行車 東南網3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朱海鑫 鄭麗金 朱黃 文/圖)南京“2·23”火災事故發生后,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經初步分析,火災為建筑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自行車處起火引發。 事件發生后,電動車安全隱患引起廣泛關注,廈門也有不少市民擔心自家小區同樣存在危險。近日,記者走訪了廈門多個小區發現,架空層停放電動車情況還十分普遍,存在安全隱患。 架空層停電動車情況普遍 記者在位于五緣灣的新景國際外灘小區看到,每個樓道的架空層都停著電動車。其中,一些還掛著易燃的防風被,一些停在通道上,堵住了消防通道。現場雜亂無序。“一到晚上,這里的電動自行車還會更多。這么多電動自行車在樓下集中,萬一起火怎么辦?”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有些低樓層車主還會偷偷拉電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至于這樣做的危險,她直言,之前沒有想過,但這次南京的火災,讓居民們都很擔心。 記者注意到,新景國際外灘幾乎每幢樓架空層,都成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點,便利和安全成了一對“冤家”。電動自行車停放在一樓架空層,存在不少安全隱患,而樓道上堆放的易燃雜物,則加劇了這些隱患的危險程度。 記者就此詢問物業工作人員,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有貼提醒,但是車太多了,業主不配合也很頭疼?!?/span> 記者在益城廣場、匯成公寓小區等多個小區看到,住宅樓下的架空層都停滿了電動自行車,且未進行消防隔離。架空層內未安裝自動噴淋系統、智能煙感探測器等消防設施。 在益城廣場架空層,雖然配備了消防栓,但早已銹跡斑斑且消防水帶缺失。不僅如此,記者還發現益城廣場內的配電室并未上鎖,有居民表示,里面偶爾也會停放電動車。 電動車停放處正對樓道口 記者在錦繡廣場小區看到,兩處居民樓樓道口前的架空層內停放了不少電動自行車。在湖濱北路275號樓樓道出口連著的架空層內,停放了19輛電動自行車;不遠處的湖濱北路273號樓樓道口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停放了8輛電動自行車,墻上還貼了一塊“非機動車輛停放處”的牌子,且僅安裝了一個監控探頭,并未安裝自動噴淋系統、智能煙感探測器。 不少居民表示,電動自行車的停放點正對著樓道口,萬一停放的車輛著火后果不堪設想,“停放在這里的電動自行車一旦著火,樓上的人根本沒辦法跑下來,而且產生的煙氣還很可能會順著樓道往上走,這樣就很危險了”。 世嘉花園小區一樓棟樓道口連接的架空層里,也停放了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靠樓道口一側的墻邊地面上劃設了停車標線,標線內停放著多輛自行車和一輛電動自行車。現場并未設置自動噴淋系統和智能煙感探測器。 位于禾祥東路28號的金祥大廈小區出入口處,密密麻麻停滿了30余輛電動車,只留一條幾十米的窄小通道讓居民出入。該大廈物業人員表示,這里是專門給小區居民停放電動自行車的地點。 電動車“混”進自行車停放點 記者在位于匯文路51-57號的城市花園小區B幢看到,該小區自行車停車棚挨著垃圾投放點,上方就是居民樓。環顧四周,雖然大廈張貼有提示說明自行車棚內嚴禁停放電動自行車,但在自行車停放點內卻仍然停放了數輛電動自行車,并且設置有插座,旁邊就是泡沫垃圾投放點。 記者聯系到匯文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范先生。范先生了解到情況后立即關停了自行車棚。他表示:“原先電動自行車是不讓入戶的,因此我們在小區內加裝了電動自行車識別系統,防止電動自行車入戶。而自行車棚內的插頭也是為了當時方便住戶而設置的,但是我們最近建立了新的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因此這個自行車棚就關停了?!?/span> 架空層內裝插座給電動車充電 除了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架空層,還有些小區在架空層內給電動自行車充電。記者在牡丹園小區松柏路125號樓的架空層內看到,墻上裝有3個插座,4輛電動自行車正在充電,墻上還貼了“電動自行車停車須知”和“非本小區業主/住戶的電動車請勿在此充電”的標語標識,地面上劃設了停車框線。整個架空層內停放了十余輛電動自行車。 記者注意到,該架空層內共有3扇門,3個插座邊的墻上有兩個柜子,柜門上均貼著“有電危險”的標識?,F場僅設有滅火器箱和一些滅火器,并沒有自動噴淋系統和智能煙感探測器。 松柏路103號樓下的架空層也是一樣的情況,架空層內的停車框線內停滿了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其中電動自行車有近20輛,架空層一柱子上裝了一個排插,排插共6個電源插孔,其中5個電源插孔上都插著電動自行車的插頭。架空層也僅有滅火器箱和滅火器,沒有安裝自動噴淋系統、智能煙感探測器。 架空層停電動車應該如何規范? “關于電動自行車停放,最安全的方案就是露天設立單獨停放點。”在采訪中,注冊消防工程師林先生對記者表示,如果要在架空層停放,前提條件是停放充電區域必須與疏散樓梯間做到實體墻分隔,形成一個獨立的停放充電區域,發生火災時煙氣不會通過樓梯間向高層住宅蔓延。 記者注意到,廈門市消防救援支隊、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28日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居民住宅火災防范的通告》中,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建設提出了明確規范。其中,涉及住宅樓架空層的規范為:對不具備室外設置條件,毗鄰建筑設置或設置在建筑內部的停放充電場所,應采用實體墻與其他功能部位進行防火分隔,墻上不可開設門窗洞口,并應設置自動滅火設施、智能煙感等消防設施器材,防止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后,煙和火向單元門、樓梯間、居民住戶陽臺、窗戶蔓延的危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