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加速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

2023-08-25 09:06:45? 作者: 陳挺?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智能建造

公建類項目廣泛探索應用

“我出差一周回來,你們就把學校建好了。”近日,廈門市蓮龍小學校長發出這樣的感嘆。

讓校長驚嘆的,是學校擴建工程的速度,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僅用6天就實現了蓮龍校區從首個模塊化箱體進場安裝到主體封頂,平均2天完成一層樓箱體吊裝,也再次刷新了海西學校建設新速度。

作為我省首個永久性鋼結構模塊化建筑,蓮龍小學擴建項目整個建筑被拆分為21個箱體模塊,在工廠預制化生產建筑“零部件”后,再搬到現場組裝。

中建科工項目經理袁曉民說,在箱體內做“加法”,在工廠環節前置施工場景,將結構、機電、裝飾等多專業集成到預制箱體內;在施工現場做“減法”,箱體集中運輸至現場后一次性集中吊裝完成,縮短工期30%至60%,現場施工量減少70%至80%,真正實現快速建造、綠色環保、品質提升。

BIM技術,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不僅能夠對施工階段進行全過程模擬,直觀分析各類構件的安裝精度誤差,輔助現場施工,同時有助于統籌整合各參建方力量,從而形成項目系統性、全過程建設管理。

廈門新會展中心-會議中心在施工過程中面臨一大技術難點,其鋼桁架吊裝需要做到一次性跨度突破81米、長度135米,總重量高達4200噸。如此龐大的鋼結構吊裝規模如何施工?

施工單位借助BIM技術進行全過程模擬施工,通過對原位拼裝、提升、控制等流程的反復論證計算,最終確定利用整體提升方式進行81米超大跨度鋼桁架安裝,提升高度達34米,不僅順利完成工程建設,還創下國內場館類重量最重、面積最大的鋼桁架一次性整體提升工程施工紀錄。

廈門市檔案館及城建檔案館的檔案庫房要存放大量紙質文檔資料,室內防水保溫要求高,地下室頂板結構復雜,現場施工難度大。

在入選廈門首批全過程BIM試點項目后,該項目從土建、機電、幕墻、精裝到景觀等專業過程全面應用BIM技術,實施完整的BIM流程和推進制度,在設計階段就節約直接成本110萬元;在施工階段由于精益建造,再度節約成本約221萬元,縮短工期57天。

“BIM的優勢體現在各階段,在對某超高層帶連廊連接酒店復雜項目設計中,利用BIM技術,建筑方案階段進行結構體系比選;施工圖階段,對復雜連接位置進行實體模型細化建模,達到與實際現場一致的模型,由此優化設計;施工階段,對基坑各步驟進行數字模擬,對酒店塔樓高層連廊鋼結構施工吊裝提升進行動畫模擬,分析判斷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將問題提前消滅,達到高質量、精細化建筑設計要求。”廈門合立道工程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IM技術應用中心主任匡子佑說。

告別傳統的“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隨著裝配式+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智慧工地、建筑機器人等智能建造技術在廈門公建領域的探索應用,傳統的作業方式慢慢成為過去,智能建造時代正在到來。

智力支持

加大人才和市場培育力度

“廈門土地資源稀缺,和其他試點城市比,廈門的智能建造基礎相對薄弱,相關產業鏈成熟度低,人才也短缺,需要探尋符合地方實際的智能建造實施路徑,并結合廈門的優勢資源進行引導及推廣。”張建國表示。

為此,廈門加快從科研、市場和人才培育方面發力,力爭加快補齊短板。在科研方面,市建設局加快與市科技局確定智能建造科研課題,跟進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與廈門共建“智能感知與工程物聯網(廈門)實驗室”的落地,共同推動廈門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工作。

加快培育市場,市建設局今年密集調研施工總承包骨干企業、智能制造裝備生產企業和本地裝配式構件生產企業,形成調研報告,建立智能建造技術成果庫,將相關企業及科研機構技術成果建庫管理。

加速人才培育,積極與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兩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提供智能建造科研人才及技術支撐,與兩校對接開設智能建造專業和方向,廈門大學和華僑大學均已開設智能建造方向的課程,培育智能建造專業技術人才。

根據《廈門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到2025年底,廈門市將試點數字化建造項目100個、智能建造項目30個;建成涵蓋智能建造管理平臺和智能建造產業數據中心的行業綜合業務系統;引進培育不少于10家智能建造龍頭骨干企業;建成省級以上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基地6個;建設智能建造產業鏈相關產業園區3個;建立裝配式建筑實訓基地和智能建造實訓基地2個至3個;建設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1個;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素質綜合型管理人才和智能建造產業工人,形成全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力,基本形成智能建造產業生態。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