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人文探究:歷史上的水陸北宮是怎么來的?
2023-08-09 19:4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盧超穎 我來說兩句
水陸北宮。圭海四記供圖 作為閩南文化的核心地塊之一,海滄承載著諸多人文風物。除了位于青礁村的慈濟東宮,還有鐘山村的水陸北宮。 說到水陸北宮,如果沒有康熙年間、乾隆年間留下的重建碑記,它也會是“多少樓臺煙雨中”。在蒼茫的歷史之河里,歷代傳承與弘揚,難免遺漏人文珠璣。鐘山人循著碑記和口口相傳的蛛絲馬跡,可知歷史上的水陸北宮位于鐘山村上庵社,即現在的水陸北宮與西雅圖小區之間,也就是馬青路上,現址的東南向。 鐘山人蔡明群對水陸北宮頗有研究。他說,歷史上的水陸北宮,前殿就在馬青路上。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水陸北宮剩下最后的墻體因“破四舊”“大平大整”而毀于一旦。 水陸北宮之名又是怎么來的呢?蔡明群說,這可能與地理環境有關。“北宮”之意,在于其位于鐘山村以北;“水陸”之意,是因為歷史上這里曾是海與陸地的交界處。現在的地鐵二號線馬青路站一帶,就是大海伸向陸地的水域。 水陸北宮的始建年代不可考。閩南文化愛好者“圭海四記”說,蔡姓是元代入住鐘山村的。早在這之前,水陸北宮就已存在了。水陸北宮曾是鐘山村的社祠,歷史上的鐘山包含鐘厝、林厝、上庵、鐵赤后、鐘林尾等社。 據《風土海滄》民俗調查叢書“水美鐘山卷”所言,歷史上的保生大帝有三位,一是晉時的許遜,二是唐時的孫思邈,三是宋時的吳本。水陸北宮供奉的是許遜,江西南昌人,祖輩善良,世代行醫。他博通經史、天文、地理、醫學、陰陽五行學說。在四川旌陽為官期間,去貪鄙、減刑罰,實行了許多利國濟民的措施。而且,許遜用自己學得的藥方治病救人,對百姓敬如父母。辭官后,他回到故里,隱居在南昌南郊梅仙祠舊址,創辦道院,名太極觀,額曰“凈明真境”,立凈明道派。其宗旨為“凈明忠孝”。歷史上的鐘山人為了弘揚許遜的善為,在這里建了一座水陸北宮。 “圭海四記”介紹,當時圍繞著水陸北宮有諸多鄉社,原址有上庵社,其北有洪厝,其南有林宅、林厝、鐘厝,其東有內坑,接通吳慣鹽場、木瀆鹽場及海口鎮的官營商道從宮前穿過。這里除了人煙輻輳之外,工商業也頗有成就,北宮東北側山壟建有鐵灶,專作冶鐵和鍛造。此外,從鐘林港延伸至宮前,尚是一片海灣,船只可溯源直入,至宮前停靠,因山水相接,故大庵稱水陸北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