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實施方案》對外發布
2023-04-11 08:54:25? ? 來源: 海西晨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市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實施方案》正式對外發布,為您解讀 打造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海西晨報訊(記者 鐘寶坤 通訊員 曾廣明)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廈門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消費導向型、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為充分把握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使命要求,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統稱“蘇頌工程”),市科技局牽頭起草了《廈門市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已于日前正式對外發布。 方案共包括總體要求(含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部分。圍繞“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動能轉換”核心目標,聚焦創新載體、創新主體、創新制度、創新環境四個方面,提出18項重點任務,配套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作聯動、健全容錯機制、厚植創新文化等4項保障措施。 目標 2026年國家高企超5000家 方案提出,到2026年,廈門全社會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創新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形成國際化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科技創新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成為支撐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海峽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樞紐。 到2026年,要建成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廈門科學城,建設一批具備國際水準的研發機構和大型科研基礎設施,涌現一批“廈門產”原創性引領性創新產品和技術,產生若干具有技術主導權、國際競爭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和創新型產業集群,爭取成為國家生物經濟先導區、國家新型能源體系布局中的重要支點城市。 屆時,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達3.6%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000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23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突破20%,城市創新能力指數提升至國家創新型城市前10位,以科技創新為主引擎的發展動力機制基本形成,初步實現城市發展動能轉換。 任務 打造廈門科學城創新引擎 方案為廈門未來科技發展指明方向,并提出一系列重點任務: 要建設高質量創新載體,主要包括爭創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打造廈門科學城創新引擎、加快科技園區創新鏈升級、建設科創功能突出的創新城區。 壯大科技創新主體,主要包括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激發國有企業創新活力、大力培育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增強高校院所科技創新能力。 加強科技創新制度供給,主要包括改革科研院所管理機制、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 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主要包括完善科技創新法規政策、優化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加強海峽兩岸科技交流合作、促進開放創新合作、提升市民科學素養。 名詞解釋 蘇頌工程 蘇頌原籍廈門同安,北宋時期官至中書侍郎,杰出的天文學家、藥物學家,是規劃和領導重大科技工程的杰出組織者,對科學技術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貢獻突出,被《中國科技史》作者、劍橋大學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盛贊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杰出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 為傳承千年蘇頌科學精神,讓科技之光恒久閃亮,廈門樹立科技品牌,將科技創新引領工程以廈門籍科技賢哲命名,統稱“蘇頌工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