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許厝村:文明實踐揚新風 文化滋養增底蘊
2022-06-27 09:36:11?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公益講座(許厝村供圖) 開設學習課堂 精準滿足需求 許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針對村民實際需求和本村生產生活實踐,圍繞黨和國家政策、健康衛生科普以及農業農技進行學習,得到村民的廣泛參與和積極評價。 據了解,在許厝村,春季有的種花生、水稻等,但冬季基本上都喜歡種馬鈴薯和胡蘿卜。因氣候、土壤適宜,許厝村種出來的馬鈴薯雖質優,但過去的產量卻一直不高。 為此,許厝村特別邀請專家針對本村生產生活實際進行“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培訓”。如今,每畝地馬鈴薯的平均產量從3000斤提升到7000斤左右,這讓村民的錢袋子慢慢鼓了起來。 不僅如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邀請法律專家進行《民法典》講解,針對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組織疫情防健康知識講座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等。 另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離不開志愿者的力量。許厝村不斷鼓勵倡導村民參與,建強專業隊伍,培育特色隊伍,不斷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目前,全村已成立黨員志愿服務、巾幗志愿服務、文化文藝服務、教育志愿服務、扶貧幫困服務、體育健身服務、婚喪服務、農村宴席服務等八支志愿服務隊,越來越多的村民與文明實踐“交心”,主動加入志愿服務的隊伍中。 把文明實踐融入村民的生活,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服務群眾、引導群眾上用心地做“繡花功夫”,許厝村就這樣把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實到“末梢神經”,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