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創新發展模式 探索“幼有善育”藍本
2022-05-18 21:53:42?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活動主會場(東南網記者 夏菁 攝) 東南網5月18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通訊員 葉曉菲)精彩的專家論壇、教學活動觀摩、課程故事分享……5月18日,“福建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廈門市翔安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主會場在翔安區教師進修學校舉行,另在六所幼兒園開設分會場,積極探索“幼有善育”的翔安藍本。 多樣化形式全面激發辦園活力 學前教育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幼有善育”深刻影響著孩子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和諧,也事關城市的溫度和發展。 翔安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著力破解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改造提升集體辦園,全面激發辦園活力。 翔安區教育局局長陳慧琳表示,翔安區委區政府將學前教育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堅持把拓展公益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作為學前教育發展的重點方向。2017年以來,翔安區共投入10.23億元用于幼兒園建設,合計增加12240個普惠性學位,其中公辦學位7860個。 據介紹,目前,全區有公辦幼兒園84所、民辦幼兒園60所,其中有4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13所市級示范性幼兒園、21所區級示范性幼兒園,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幼兒占比達98.9%,示范性幼兒園就讀幼兒占比達55.4%。 廈門市教育學會會長林佳添認為,探討學前教育公辦為主、公民辦并舉的新格局,學習借鑒翔安區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全面激發辦園活力,創新發展模式,努力實現“幼有善育”目標的舉措和經驗,很有意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