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區助推小區“三治”融合 打造“三共”新格局
2020-05-06 17:48:41? ? 來源: 人民網福建頻道 責任編輯: 夏菁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筑牢小區德治“新高地” 在每個社區建設“百姓法治講堂”,把法治文化建設、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等各類資源有序投放到社區、送到小區居民家門口。同時,湖里區還將法律元素融入小區居民生活,打造“全市首家涉臺興隆社區法治文化公園,徐厝社區“一心二環”互動式法治文化廣場、金安社區法治文化苑、興華社區法治文化一條街”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促進基層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不斷提升。 緊扣社會熱點和疫情防控問題,精心編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法律知識問答》,區分“行政管理”“勞動關系”“民事關系”“刑事責任”四個篇章,共100個法律知識問答;制作以新冠肺炎科普“社區版”宣傳漫畫,以居家預防“七要點”、老人防護“五句話”、兒童防護“五要素”、接觸者“五要素”、返程人員“六注意”、自我防護“六要點”等知識,寓教于樂。原創編輯漫話社區選舉反面案例10個、依法依規征收案例13個、掃黑除惡案例4個等系列以案釋法叢書,形成了適應基層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挖掘居民創作潛力,小區法治文化作品百花齊放,如金山社區自編自創居民普法、學法、用法、守法系列三字經和《遠親不如近鄰》等作品,興園等社區策劃、制作的微視頻《小區調解故事》,以形象生動的法治事故演繹“調解工作進小區、服務群眾零距離”。引導群眾自創自編自導自演,用快板、答嘴鼓、情景劇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揚小區里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 推廣“村里人”公共法律服務站、“金哥安妹”法律驛站等特色法律服務,通過現場值班、電話預約和微信平臺預約等方式,將日常法律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組建湖里區法律志愿者聯盟,按照服務小區細分志愿服務隊伍,制作小區法律服務二維碼并張貼在醒目處,置入小區調委會及小區調解員、小區律師、小區公證員的服務特長、聯系電話等信息,列出小區法律服務菜單,居民通過微信掃碼、電話聯絡、定時定點服務等方式,足不出戶就能享有便捷法律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區各社區吸收上萬名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帶動全體居民齊心協力,共克時艱,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新廈門人守望隊的奉獻精神與正能量。 此外,湖里區還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平臺主動融入區委區政府發展大局,率先在7個土地房屋征收與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設立法律服務工作站,主動服務軌道交通建設、舊村整村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創新設立湖里創新園公共法律服務站,為6800多家園區企業和職工提供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一站式”法律服務,為湖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羅劍、曹梅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