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湖里區 > 殿前街道 > 聚焦殿前 > 正文

嘉福鹽業小區:“168”治理模式創新推動老舊小區提升

2020-01-09 09:44:51? 作者: ? 來源: 殿前街道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引紅色緞帶 領嘉福“鹽”值

“168”治理模式創新推動老舊小區提升                    

嘉福社區嘉福鹽業小區

小區居民之家改造前


小區居民之家改造后

【小區名片】

湖里區高崎鹽業宿舍小區原系為解決福建省廈門鹽業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房問題,分別于1979年、1998年兩次建設,小區建有住宅樓2棟共計48套,2棟附屬建筑共計6間,總人口110人。

改革開放之初,鹽業宿舍小區作為特區建設排頭兵,引領了廈門特區建設經濟的騰飛。但隨著廈門產業的轉型升級,鹽業宿舍小區逐漸消逝,成了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治理前地上污水橫流,防盜監控設施不全,道路破損不堪,無水、無電、無消防設施,管道老化腐朽嚴重、隨處可見生活垃圾成堆,“臟亂差”都是小區的突出問題,整個小區處于癱瘓狀態。2018年,在殿前街道黨工委、嘉福社區黨支部的支持下,鹽業小區堅持黨建引領,有效凝聚小區自管委員會、共建單位、專業社工機構、社會組織等多元力量之匯聚,形成治理合力,探索實踐了“紅緞帶168”小區治理工作新模式,助力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展現了嘉福“鹽”值,譜寫了一曲“黨建引領、黨員擔當、鄰里和睦、充滿朝氣”的溫馨小區之歌。

【經驗做法】

一、支部建在小區上,舞動黨建紅緞帶。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區委把支部建在小區上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的城市基層黨組織體系,發揮小區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引領建設“紅色幸福小區”。

一是建強“紅色堡壘”。按照“方便自治管理”和“區域相對獨立”的原則,在社區黨組織的指導下,2018年6月29日組建了鹽業宿舍小區兼合式黨支部。推選年輕、有能力、有熱情的在職黨員林華鷹擔任黨支部書記,與此同時,邀請80歲高齡的張智厚擔任小區治理顧問,這種“老帶新”的領頭雁搭配模式,既保持了黨建初心的傳承,也為小區治理注入了年輕的思想和活力,發揮核心引領作用。以“黨員戶”“樓道長”“先鋒團隊”等隊伍,強化服務力量,形成了小區領頭人過硬、服務力量充足的“雁陣型”小區治理人才隊伍。

二是激活“紅色細胞”。由小區黨支部、小區業委會、共建單位、專業社工機構、社會組織、“最美代鹽人”志愿者服務隊,組成“六方聯動”小區治理新模式工作組,在小區黨支部和黨員們的帶領下,將這多元力量匯聚在一起,助力小區黨支部治理的戰斗力提升,形成治理合力,從而改變以往小區“單兵作戰”的困境,實現小區服務“星火燎原”、居民參與“熱情高漲”的聯動格局。

二、資源匯到小區里,舞動共建紅緞帶。

小區治理重在共治共建共享。所以,小區黨支部始終堅持協商共治、區域共建,通過優化組織設置、創新治理架構,有效整合資源,變“獨角戲”為“大合唱”,形成各方聯動的多元治理局面。

一是充分發揮協商功能。在原有自治組織的基礎上,創新搭建“居民議事會”這一民主協商載體,由小區的老黨員、老干部和熱心事務、具有較高威信、一定管理能力居民組成的居民議事會,其中黨員占比超過50%。社區黨組織把小區的事務,交由居民議事會直接決策,增強基層群眾對基層治理的參與度、突出居民主體地位。截至目前,共梳理了“老大難”問題12條,推動全部解決,爭取財政投入89萬元,完成小區地面硬化、立面整治、監控系統及景觀綠化建設;發動業委會、共建單位和小區黨員、居民不等不靠,多方籌資22萬元進行樓道粉刷、電動自行車棚建設;引進電動車智能充電樁進小區,解決安全隱患。

二是充分挖掘共建資源。小區定期召開小區黨支部、自管委員會、共建單位等六方黨建聯席會,形成雙向融入的互動模式,通報小區治理最新情況,群策群力解決問題。此外,利用“雙報到”活動契機,推動共建單位和在職黨員為小區辦實事。共建單位區法院開展法官服務下沉小區,為小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共建單位嘉福花園幼兒園黨支部開展“好嘉人,樂元宵”進小區活動,為小區老人送去節日關懷;12349社工服務機構把健康咨詢、義診、義剪等便民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使每個居民都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