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閣小區:“三微”新模式助力微型小區治理
2020-01-08 15:46:23? ? 來源: 殿前街道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小區微提升,讓小區環境好起來。 我們從群眾關心的“身邊小事”入手,把小區業主反映強烈的小區環境改造提升作為“頭等大事”來落實,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共同發力,搞好小區長效管理,讓小區環境在微提升、微更新中不斷美起來、好起來。 一是抓好環境細節提升。黨支部、業委會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廣泛聽取業主呼聲,針對大家反映比較強烈的小區停車難、設施差等問題,組織專業人士和小區熱心業主共同參與,反復勘察現場,充分論證方案,科學規劃設計,分別制定改造方案并克服重重壓力組織實施,結合拆違拆臨,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專項整治,全面治理小區老舊“頑疾”,有重點地解決停車難、雨污水堵塞、環衛設施差等問題,得到了廣大業主的衷心擁護。 二是抓好小區有序管理。針對小區業主反映的小區管理問題,黨支部、業委會立即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并邀請熱心業主參與監督,制定了小區居民公約、小區停車管理制度、小區黨群之家管理規定等相關管理制度。在小區內部重大事務的決策上,小區黨支部積極參與研討,并監督業委會的執行情況,同時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嚴格履行合同和執行服務標準。對業主提出的問題進行妥善解決,及時消除了各類安全隱患。 三是加強小區文化浸潤。我們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以別開生面的活動方式向居民傳授文化、科普、普及法律知識等。同時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心口相傳的小區共同精神,增進居民認同感、歸屬感。大力宣傳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善行義舉,廣泛開展最美家庭、最美身邊人等評選活動,組織開展“端午粽香”、“九九夕陽紅”等節日民俗和群眾文化活動,大力營造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