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上兩岸文創人士探索合作新趨勢
2019-11-05 17:19:43?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攜手創新 顏色絢爛如琉璃,被雕刻出玉如意、復古花磚、祥云等造型,但其實都是手工皂。一把看似普通的雨傘,打開后是繪著大雁塔、兵馬俑等圖案的傘面。一套有著動漫版兵馬俑外形的餐具,原來是由稻梗壓縮萃取而來的材料制成。在文博會上的兩岸創意作品展區,來自善住文創有限公司的產品引得不少參觀者駐足。 善住文創是一個從臺灣來到大陸發展的文創團隊,起初主要研發推廣創意手工皂,后來將文創產品開發的觸角延伸到了許多領域,“博物館IP文創”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一個項目。 “我們將博物館作為一個重要連接點,通過文創開發,把博物館的文化鮮活地傳播推廣出去。”善住文創總經理蔡孟展介紹。例如,他們和陜西兵馬俑博物館合作,引進了兵馬俑等形象,并通過創作設計,將這些形象運用到了背包、傘具、茶具、服裝等生活用品中。 善住文創的工作人員鄭隆憲說,他們的一些合作公司原來以國外市場為主。近幾年,這些公司在外銷市場遇冷的背景下,轉而尋求打開國內市場,文創加持就是他們創新的一個方向。“引入博物館的IP,就是他們試圖用中華文化加持,打開國內市場。并且,文創可以在深厚文化底蘊的基礎上,賦予產品更多潮流化、年輕化的色彩。”鄭隆憲說。 在蔡孟展看來,文創不應該只是一個口號,大陸的廣闊市場能讓他們實現創意的落地,實現文創和產品的深度結合。“文創市場還是大陸比較大,而且,中華文化最深厚的地方是在大陸,所以我們就過來了。臺灣需要大陸的文創市場,大陸需要臺灣的文創好想法,兩岸攜手合作,就能更好地‘打開’我們的中華文化,攜手復興中華文化。”蔡孟展說。 “我們講文化創意產業,其實文化是在講內涵的厚度,創意是在訴求感動的深度,產業是在追求接受的廣度。”臺灣工藝之家協會榮譽理事長、臺灣水里蛇窯文創園董事長林國隆說,如何把深厚的中華文化創新包裝,變成新興的產業,是兩岸未來文創合作的看點。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