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上兩岸文創人士探索合作新趨勢
2019-11-05 17:19:43?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文博會上,兩岸文創人士探索合作新趨勢—— 1+1,給文創更多想象 臺灣主賓市——臺中展區 在兩岸創意展區,來自臺灣的善住文創帶來了“博物館IP文創”的產品。 廈門的文化產業園區在展區內向臺灣青年進行推介。 相關機構在展區現場為人才提供咨詢服務。 東南網11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文 施辰靜/圖) “文創產業的未來在于文創人才?!痹诒緦煤{兩岸文博會上,不少文創專家產生了如此共鳴。 在發展文創產業方面,臺灣起步早,可為大陸文創產業提供借鑒和啟示,大陸則擁有廣闊的市場。加強兩岸文創產業的交流,特別是文創人才的互動,共享資源和市場,成為文博會上的強烈呼聲之一。 盛情相邀 “不好意思,我還想說幾句話,我們象山有非常豐富的魚文化,也有不少非遺傳承人,但我們的文創太缺乏了,現在我們遇到瓶頸了,你們的到來太及時了,我們太需要了!”11月1日,在文博會的兩岸主賓市對接交流會上,來自寧波市象山縣的代表張苗搶過話筒,起身懇切地說。在他對面坐著的,是來自臺中市的15位文創產業從業者。 快速簡要地介紹了象山縣的魚拓、竹編、根雕等傳統工藝和非物質文化后,張苗坦言,雖然文化底蘊深厚,但由于缺乏文創人才,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動力不足?!罢埓蠹叶冀o我一張名片,加一下我的微信,我們熱情邀請臺灣文創人才來提供金點子,幫助我們發展!”迫切地想對接上優秀的文創人才,張苗當場就掏出手機,一一留下臺灣文創產業從業者們的聯系方式。 這求賢若渴的一幕,正是本屆文博會上兩岸文創人才熱情交流的生動一幕。為了促進兩岸文創產業人才交流的深化,今年文博會首次開展了兩岸文創人才專場對接會。主辦方8月份啟動人才對接會的文創崗位征集,得到了廈門文創行業的積極響應,共向臺灣文創人才開放了200余個相關崗位,征集超過600名文創人才。 廈門曠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是在文博會上設立招聘展位的企業之一,公司計劃招聘衍生品設計師、短視頻編劇、漫畫場景師等崗位的人才。工作人員姜雯謠說,臺灣在文創領域確有過人之處,展會中有不少臺灣人才前來咨詢,他們希望能引進合適的臺灣文創人才,給企業帶來新鮮活力。 “文創產業的發展,人才支持非常重要。”福建省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創會會長郭肖華說,通過今年的兩岸大學生文化創意論壇,兩岸大學生得以開展創意交流、創業合作,更多的文創團隊被行業“看到”、獲得指導,為兩岸年輕人未來合作打下基礎。 文創沃土 在文博會上,兩岸文創人才交流有了很多實質性的成果,廈金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合作項目、臺灣藝術家廈門駐留創作合作項目、兩岸工藝人才培訓合作項目等簽約。 金門縣兩岸青年創業交流協會秘書長辛文盛介紹說,協會自年初成立以來,已經成功對接了5組創業者落地廈門北站臺灣青年雙創基地。在簽訂廈金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合作項目之后,他們將繼續扮演好臺灣文創人才和大陸文創行業之間的媒合角色,引導他們來創業、就業。 “很多臺灣的年輕人很有想法,但是臺灣的市場太小,特別是金門市場很有限,他們把idea帶到廈門來,是很有希望能夠實現的?!痹谛廖氖⒖磥恚箨懖粌H文創市場廣闊,相關的產業資源也豐富得多,特別是文創平臺多、服務成熟,是臺灣青年追夢的“好所在”。今后,不僅將把更多臺灣人才引進大陸,他還計劃請大陸的文創從業者到臺灣看看,增進文創交流。 為了建立長效人才培養和服務對接機制,海峽兩岸文創人才對接會上還為首批遴選的8家文創實訓基地進行授牌。 “我們計劃從臺灣引進文創領域的青年到廈門培訓,為他們來實習、就業、創業提供前期輔導服務,更好地了解這里的市場環境?!睆B門文創產業協會理事長鄧小林表示,希望通過更多項目的落地、實訓基地的建設,把兩岸文創人才的交流常態化。 目前就讀于臺灣“中國科技大學”的大三學生邱愉茹和學校的15名師生一起參加了文博會。這是她第一次到廈門,更多的是想看看“兩岸有什么不一樣”。她說,學校的學長學姐們到廈門實習后,眼界和專業都有進步,因此,雖然還沒有畢業,先到大陸來看看。“明年我想爭取到廈門來實習的機會,未來如果有合適的崗位,我也希望能在這里工作?!彼f。 攜手創新 顏色絢爛如琉璃,被雕刻出玉如意、復古花磚、祥云等造型,但其實都是手工皂。一把看似普通的雨傘,打開后是繪著大雁塔、兵馬俑等圖案的傘面。一套有著動漫版兵馬俑外形的餐具,原來是由稻梗壓縮萃取而來的材料制成。在文博會上的兩岸創意作品展區,來自善住文創有限公司的產品引得不少參觀者駐足。 善住文創是一個從臺灣來到大陸發展的文創團隊,起初主要研發推廣創意手工皂,后來將文創產品開發的觸角延伸到了許多領域,“博物館IP文創”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一個項目。 “我們將博物館作為一個重要連接點,通過文創開發,把博物館的文化鮮活地傳播推廣出去。”善住文創總經理蔡孟展介紹。例如,他們和陜西兵馬俑博物館合作,引進了兵馬俑等形象,并通過創作設計,將這些形象運用到了背包、傘具、茶具、服裝等生活用品中。 善住文創的工作人員鄭隆憲說,他們的一些合作公司原來以國外市場為主。近幾年,這些公司在外銷市場遇冷的背景下,轉而尋求打開國內市場,文創加持就是他們創新的一個方向?!耙氩┪镳^的IP,就是他們試圖用中華文化加持,打開國內市場。并且,文創可以在深厚文化底蘊的基礎上,賦予產品更多潮流化、年輕化的色彩?!编嵚椪f。 在蔡孟展看來,文創不應該只是一個口號,大陸的廣闊市場能讓他們實現創意的落地,實現文創和產品的深度結合。“文創市場還是大陸比較大,而且,中華文化最深厚的地方是在大陸,所以我們就過來了。臺灣需要大陸的文創市場,大陸需要臺灣的文創好想法,兩岸攜手合作,就能更好地‘打開’我們的中華文化,攜手復興中華文化?!辈堂险拐f。 “我們講文化創意產業,其實文化是在講內涵的厚度,創意是在訴求感動的深度,產業是在追求接受的廣度?!迸_灣工藝之家協會榮譽理事長、臺灣水里蛇窯文創園董事長林國隆說,如何把深厚的中華文化創新包裝,變成新興的產業,是兩岸未來文創合作的看點。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