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治理難,廈門這個社區這樣破解
2019-10-30 15:52:4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首創“互聯網+公證”業委會成立模式,有望在當地眾多尚未成立業委會的小區中復制推廣—— 治理難,這個社區這樣破解 業委會選舉開箱驗票。 東南網10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文/圖) 困擾廈門多時的小區業委會成立難、監管難問題,終于有了破解之道。10月22日下午,廈門首個“互聯網+公證”業委會在同安區祥平街道陸豐社區華清中心城二期成立。 作為全市首例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選舉產生業委會的小區,華清中心城13~19號樓小區業主線上認證率達85%,全流程由廈門市公證處實時公證存證,做到一鍵投票、人證合一、線上公證,全流程具有法律效力,公平公正。 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并聯合廈門公證處和專業《物權法》律師團隊,通過線上線下輔助、全流程互聯網管理的方式建立起來的這個業委會,在廈門尚屬首創,具備特殊的樣本效應,有望在廈門眾多尚未成立業委會的小區中復制推廣。 住宅小區僅一半成立業委會 業委會成立難、換屆難、監管難、運營難是當今社區管理的主要難題之一,來自廈門市建設局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處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全市1677個住宅小區中,僅865個小區成立業委會,占比僅為51.58%,而這一數據,在全國大中城市中,還算比較高的。 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業委會成立難,根本還在于業主自治意識淡薄,大多數業主不主動甚至不參與小區治理和重大決策。積極性不高,成立很困難,即使勉強成立,也給成立后權力濫用留下可乘之機。這里面既有小區建筑密度高、業主多、建設開發單位不積極配合,亦有小區業主意見不一致等多種因素。 以祥平街道為例,目前,街道共有小區約140個,其中有物業小區40個,已成立業委會僅有13個。 幾個月前,華清中心城二期13~19號樓小區的業主正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3月,小區物業提出準備撤離,本來就是一個缺乏業委會和自管委員會的老舊小區,現在又面臨淪為無物業管理的失管狀態。何去何從,業主有些迷茫。 如何科學合理地引導社區自治?如何打破傳統思維、創新舉措加快小區業委會成立?擺在了街道和社區管理者的面前。 祥平街道陸豐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甘澍說,帶著這些思考,陸豐社區攜手你好業主(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創新“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并聯合廈門公證處和專業《物權法》律師團隊,推出“你好,業主”微信小程序,通過這個線上平臺的應用,線上線下輔助,引導居民加速籌備成立業委會。 李甘澍說,這也是廈門首次通過線上平臺輔助籌備成立業委會,從公告公示、業主身份認證到候選人推薦并認證、電子投票等全流程,業主可通過該平臺人臉識別、手動簽名、投票等方式進行身份驗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得到公證處的線上有效認證,同時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線上線下相結合,有望解決社區業委會成立難、運營難、換屆難、監管難等問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