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治理難,廈門這個社區這樣破解
2019-10-30 15:52:4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首創“互聯網+公證”業委會成立模式,有望在當地眾多尚未成立業委會的小區中復制推廣—— 治理難,這個社區這樣破解 業委會選舉開箱驗票。 東南網10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文/圖) 困擾廈門多時的小區業委會成立難、監管難問題,終于有了破解之道。10月22日下午,廈門首個“互聯網+公證”業委會在同安區祥平街道陸豐社區華清中心城二期成立。 作為全市首例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選舉產生業委會的小區,華清中心城13~19號樓小區業主線上認證率達85%,全流程由廈門市公證處實時公證存證,做到一鍵投票、人證合一、線上公證,全流程具有法律效力,公平公正。 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并聯合廈門公證處和專業《物權法》律師團隊,通過線上線下輔助、全流程互聯網管理的方式建立起來的這個業委會,在廈門尚屬首創,具備特殊的樣本效應,有望在廈門眾多尚未成立業委會的小區中復制推廣。 住宅小區僅一半成立業委會 業委會成立難、換屆難、監管難、運營難是當今社區管理的主要難題之一,來自廈門市建設局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處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全市1677個住宅小區中,僅865個小區成立業委會,占比僅為51.58%,而這一數據,在全國大中城市中,還算比較高的。 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業委會成立難,根本還在于業主自治意識淡薄,大多數業主不主動甚至不參與小區治理和重大決策。積極性不高,成立很困難,即使勉強成立,也給成立后權力濫用留下可乘之機。這里面既有小區建筑密度高、業主多、建設開發單位不積極配合,亦有小區業主意見不一致等多種因素。 以祥平街道為例,目前,街道共有小區約140個,其中有物業小區40個,已成立業委會僅有13個。 幾個月前,華清中心城二期13~19號樓小區的業主正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3月,小區物業提出準備撤離,本來就是一個缺乏業委會和自管委員會的老舊小區,現在又面臨淪為無物業管理的失管狀態。何去何從,業主有些迷茫。 如何科學合理地引導社區自治?如何打破傳統思維、創新舉措加快小區業委會成立?擺在了街道和社區管理者的面前。 祥平街道陸豐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甘澍說,帶著這些思考,陸豐社區攜手你好業主(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創新“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并聯合廈門公證處和專業《物權法》律師團隊,推出“你好,業主”微信小程序,通過這個線上平臺的應用,線上線下輔助,引導居民加速籌備成立業委會。 李甘澍說,這也是廈門首次通過線上平臺輔助籌備成立業委會,從公告公示、業主身份認證到候選人推薦并認證、電子投票等全流程,業主可通過該平臺人臉識別、手動簽名、投票等方式進行身份驗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得到公證處的線上有效認證,同時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線上線下相結合,有望解決社區業委會成立難、運營難、換屆難、監管難等問題。 “互聯網+公證”催生社區治理新模式 22日下午,對陸豐社區華清中心城13~19號樓的業主來說,迎來了特殊的時刻,經廈門市公證處公證,這場特殊的業委會選舉開始開箱驗票,在“你好,業主”微信小程序平臺的“一鍵AI計票”功能啟動后,以OCR(光學字符識別)為識別核心、以先進的圖像處理識別技術為依托的計票開始,點擊、錄入、統計,唱票、計票,全過程一鍵完成,蔡育賢等7名業委會候選人的投票情況自動生成圖表。 “你好,業主”平臺負責人林念念介紹,在這一整套流程進行過程中,所有數據都經互聯網技術中的完全脫敏處理,并采用SSL(安全套接層,為網絡通信提供安全)協議保護和身份的認證,確保用戶數據在存儲、傳輸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可靠安全。 候選人之一的蔡育賢表示,通過線上平臺選舉產生業委會是全新的創舉,公證處全程公證的平臺更公開透明,業主放心;而權威律師的全程加持,提高了權威度和公正性,提供了精準、高效、專業的法律指導服務,業主滿意。 祥平街道街政辦負責人葉海英說,街道黨工委通過“強黨建、搭平臺、建機制”,以“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平臺協同”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來的這個業委會,頗具試點意義,以黨建引領居民自治,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成立業委會,讓業主快速便捷地參與小區自治和管理,是很好的一個嘗試。 她表示,以陸豐社區為試點探索,以點帶面,祥平街道圍繞小區的管理難題將加大力度復制推廣“互聯網+公證”業委會成立模式,力求從根本上解決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小區的治理問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