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金沙書院重建工程正式開工 將建成國際一流海絲人文地標
2019-10-20 14:06:18? ? 來源: 東南網(wǎng) 責任編輯: 柳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著名文史專家何丙仲表示,金沙書院山長林希元對海洋文明和對外貿(mào)易持有包容的胸懷和支持的態(tài)度。他認為葡萄牙人“未嘗為盜”,不僅沒有危害民眾,還有利于民眾,這在當時“夷夏之辨”主導的文化界是極為難得的。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金沙書院首批學子之一的周一陽,協(xié)助林希元在金沙書院重新刊刻了《古今形勝之圖》。這幅地圖最初由進士喻時刻于江西信豐北宮,編印目的是“欲便于學者覽史,易知天下形勝古今要害之地”,圖上標明了明朝一千一百二十九個縣的山川地理,還有數(shù)千字的豐富注述。 1567年,隆慶帝登基繼位,因福建巡撫涂澤民之請,明朝廷開放月港,“準販東西二洋”。通過月港貿(mào)易渠道,《古今形勝之圖》流入馬尼拉,西班牙駐菲律賓第二任總督基多·拉維查理士(Guidcde Lavezaris)得到地圖后,如獲至寶,跨越重洋敬獻給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這幅地圖也成為最早傳入歐洲的中國地圖,歐洲漢學研究的起源文獻之一,在西班牙一直珍藏至今。 金沙書院不僅重刻了《古今形勝之圖》,為中外增進了解做出貢獻,還培育了眾多具有海洋視野的人才。周一陽的孫子周起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周起元官至太仆少卿,被列入東林“后七君子”,與黃道周、張燮等名士相熟,曾為《東西洋考》作序,并主持修建圭嶼塔,大力支持開拓海上航路。何丙仲認為,周起元首次提出“月港貿(mào)易”概念,將月港定位為“天子之南庫”,并直接表露反對閉關(guān)鎖國、倡導對外開放的觀點,對月港發(fā)展成為當時東南沿海的外貿(mào)中心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一位富有遠見卓識的海洋文明先驅(qū)。 |
相關(guān)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