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媒體達人云南行|觸摸“千年窯火”歷史印記 探秘玉溪窯址
2025-09-17 09:49:36?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玉溪窯址的青花長廊。東南網記者 盧超穎 攝 東南網9月16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青花素瓷出上方。玉溪窯址是與江西景德鎮(zhèn)和浙江江山齊名的中國元明時期三大青花瓷產地。”9月16日,“旅居云南·心之所向”2025年“全國媒體達人云南行”采風團來到玉溪窯址博物館。作為云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見證,這座承載元明陶瓷記憶的遺址,以“泥與火”的千年對話,讓采風團成員在龍窯遺存、青花殘片與非遺傳承中,觸摸云南古代文明脈絡,體驗傳統(tǒng)工藝與現代旅居的深度交融。 步入窯址正門,照壁前的展板清晰勾勒出發(fā)現歷程:1960年,云南省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葛季芳在紅塔區(qū)囡囡山發(fā)現云南第一塊青花瓷片,“玉溪窯系”由此定名,成為云南青花瓷研究起點。 “玉溪青花的土灰色底,藏著獨有的地理密碼!”現場,講解員為大家展示了每件青花要過九道關——“采土”“練泥”“制坯”“晾曬”“繪畫”“制釉”“施釉”“入窯”“燒窯”的全過程。與景德鎮(zhèn)白底青花不同,玉溪青花因高嶺土含氧化鐵、氧化錳,燒制后泛著自然土黃與灰調;瓷身魚紋更是獨特——“畫的是抗浪魚、大頭魚等高原湖泊魚種,身形修長,和景德鎮(zhèn)平原魚紋截然不同。” 傍晚時分,夕陽為龍窯鍍上金邊,講解員的話道盡窯址新生:“玉溪窯的窯火從未熄滅,它以文化旅居為紐帶,讓千年青花煥發(fā)新活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