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周鴻祎預判:工業專業智能體市場潛力十倍于傳統軟件

2025-09-16 22:01:11? 作者: 文潔 李奇?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演講現場 主辦方供圖

東南網9月16日訊(本網記者 文潔 李奇)“當前所理解的新工業革命,本質上是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工業革命……”9月16日,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廈門舉辦的2025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上發表題為《擁抱智能體,推動新工業革命智能化轉型》的演講,對人工智能技術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的發展進程做了深入分析。

談及當前的新工業革命,周鴻祎認為其本質上是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工業革命,核心特征是工業發展的賦能方式從過往的數字化,轉向以智能化手段為核心的賦能模式。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進程中,其“上半場”的核心議題與討論焦點集中于大模型;如今行業已進入“下半場”,人工智能的關注重心也從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逐步升級為智能體(Agent)。

周鴻祎分析,盡管當前大模型能力持續升級,僅依靠大模型仍無法推動新工業革命。“大模型相當于大腦,能思考、能生成、能規劃、能推理,但沒有手和腳,不會用工具,不能直接干活。”若AI發展止步于大模型階段,最終只能成為“玩具”,而非驅動產業變革的生產力工具。

為破解這一核心痛點,智能體應運而生。智能體被周鴻祎比作“虛擬空間里的機器人”,并具備四大核心能力:記憶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分工協作的能力、分解和規劃任務的能力。

在如何用智能體賦能新工業革命的問題上,周鴻祎認為,必須走“專業智能體”路線:“通用智能體‘博而不精’,既缺少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能力也難以實現跨領域泛化;而專業智能體聚焦單一領域或單一任務,不僅更容易落地應用,還能深度融入企業現有業務流程,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據悉,對于工業領域專業智能體的市場潛力,其發展前景將比傳統軟件大10倍。周鴻祎表示,傳統軟件只是基礎效率工具,不僅需要人主動操作,最終效果也受使用者能力影響、難以界定;而專業智能體可以同時替代軟件的工具屬性和人力的執行屬性,既能降低運營成本,又能提升成果質量,實現更優效的降本增效。

除了產業層面,智能體還將引發個人角色與組織形態的深刻變革。周鴻祎提出“超級員工”與“超級組織”的概念:“當每個人都能指揮100個智能體協同工作時,個人生產力將實現指數級提升,成為‘超級員工’;當組織內每一名員工都能有效管理大量智能體、形成協同效應時,企業也將突破傳統管理邊界,升級為更高效、更靈活的‘超級組織’。”

在論壇上,周鴻祎系統闡述了智能體的五個演進層級:從L1聊天助手,到L2工作流智能體,再到L3推理型智能體、L4 多智能體協作,直至能夠自我學習、自我進化、自我迭代,甚至能自行制造所需的智能體來完成任務的L5級智能體。

周鴻祎現場還演示了智能體工廠平臺,能夠推動智能體更快更好地發展與應用。該平臺可以低門檻、快速打造智能體,無需編程能力,通過自然語言描述就能讓人人都能定制L3智能體和L4多智能體蜂群,并輸入簡單提示詞一鍵生成宣傳片的效果。

周鴻祎同時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向金磚國家開放智能體工廠,作為支撐傳統產業數智化轉型的技術底座,提供從智能體構建到場景落地的全鏈條賦能。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