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十支志愿服務隊嶄新亮相
2025-09-13 10:52:2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李奇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美麗河湖·同心守護”2025年美麗河湖志愿服務活動在筼筜湖畔舉行
志愿服務隊伍授旗儀式。
本次志愿服務活動在筼筜湖畔舉行。
志愿者在活動現場開展環保宣傳。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許曉婷 通訊員 楊俊濤 陳智勇 圖/記者 林銘鴻)九月的筼筜湖畔,白鷺翩躚,柔波輕漾……城在海上,海在城中。這一灣澄澈碧水,宛如廈門懷中溫潤流轉的綠寶石,映照著這座城市的生態高顏值。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及生態環境部《“美麗中國 志愿有我”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實施方案(2025-2027)》,深化拓展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實踐”,9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美麗河湖·同心守護”2025年美麗河湖志愿服務活動在如畫的筼筜湖畔舉行,“生態探秘”“碧波撈星”“綠翼先鋒”等10支志愿服務隊伍嶄新亮相。 此次活動由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指導,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思明生態環境局、市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市筼筜湖保護中心等單位承辦。 作為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同心守護”系列志愿行動的首站,旨在通過政策宣講、志愿服務實踐等多元方式,以“知湖,愛湖,守湖,護湖”為紐帶,廣泛凝聚各界力量,引導公眾共同守護河湖生態,攜手繪就“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生態新畫卷。 志愿服務隊集結 守護筼筜湖碧水清波 晨風拂過筼筜湖湖面,10支志愿服務隊伍整裝集結。昨日上午,白鷺洲女神廣場上,百余名志愿者齊聚于此,吹響志愿服務集結號。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太湖流域東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及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出席儀式,并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筼筜湖治理成效和廈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實踐探索,強調了公眾參與在美麗河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守護筼筜湖的碧水清波。 “今天,我想帶大家走進一幅‘會呼吸的畫卷’——筼筜湖的故事。不過,它不是用顏料畫的,而是幾代廈門人用汗水與熱愛,一筆一畫寫成的‘生態長詩’……”儀式上,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王洛伊帶來宣講《筼筜湖的詩意蝶變》,傳遞出新一代的環保決心。隨后,在志愿者代表帶領下,全體志愿者莊嚴宣誓,廈門市園南小學合唱隊獻唱《夢的地圖》,在嘹亮的歌聲中,志愿服務隊伍授旗儀式舉行——“生態探秘”“碧波撈星”“綠翼先鋒”“護鳥祥飛”……志愿隊伍接過旗幟,擔負起守護美麗河湖的生態使命。 啟動儀式后,志愿者迅速投入志愿服務中——公園里,“生態探秘”隊為市民遞上漫畫手冊,將環保法規轉化為生動普法宣傳;湖面上,“碧波撈星”隊乘清潔船打撈漂浮物;岸線旁,“親子承光”隊大手拉小手守護碧波、“美湖影繪”隊的學生們用畫筆記錄湖光水色…… 志愿者高漲的服務熱情,讓筼筜湖市民湖長陳亞進感慨不已:“我親眼見證筼筜湖從濁到清的變化,現在能帶著更多志愿服務力量參與其中,我很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span> 這場充滿力量的生態守護之旅背后,是精心的籌劃和動員。9月11日下午,一場干貨滿滿的專題政策宣貫與志愿者培訓在金雁酒店率先啟動。專家們圍繞《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核心內涵、指標體系等方面進行系統授課,為10支志愿服務隊伍共100余名志愿者提供專業理論指導,進一步提升了志愿者的服務能力和專業水平。 “本次活動激發了市民參與生態保護的主人翁意識,提升了美麗河湖志愿服務品牌影響力,充分彰顯廈門在河湖治理與公眾參與方面的積極探索與成效?!笔猩鷳B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為后續志愿服務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筼筜湖保護向精細化、常態化、全民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助力廈門打造美麗中國樣板城市。 共建共享 推動美麗河湖保護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廈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筼筜湖治理20字方針,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科學系統治理經驗,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筼筜湖 ——“城市綠肺”煥新生 碧波蕩漾、白鷺翩躚,如今的筼筜湖,已成為廈門高顏值的“城市會客廳”。通過依法治湖、科學施策與多方共治等系統治理,湖區實現了從“魚蝦絕跡”到“水清岸綠”的生態蝶變。 2020年,筼筜湖治理模式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2021年,其生態修復案例入選聯合國COP15生態文明論壇;2023年榮獲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并入選《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2024年,筼筜湖美麗河湖建設經驗獲生態環境部推廣,并納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案例庫。今年,作為中國城市生態治理的唯一代表獨立展出于大阪世博會,向世界展示生態文明建設的“廈門樣本”。 汀溪流域 ——國控斷面清流長 清泉石上流,群山抱碧水。漫步汀溪,沿岸草木蔥蘢,鳥影翩躚,儼然一幅水墨詩意長廊…… 汀溪流域綜合治理從高位謀劃、截污控源、生態修復和機制創新多維度發力,成功探索出可持續的治理新模式。作為廈門國控斷面,汀溪隘頭潭水質自2018年以來持續提升,多次躋身全國水質指數排名前30名“紅榜”。2024年氨氮和總磷年均濃度較2018年分別下降61.99%與28.11%,2025年1月-8月水質達到Ⅱ類。2024年,西溪獲評福建省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成為又一清流蜿蜒的生態廊道。 九溪流域 ——水清景美潤鄉間 每逢春日,九溪兩岸桃花盛開,游客泛舟水上,沿溪步廊一步一景,宛若一條生態絲帶,曼妙靈動。 以提升生態韌性為核心,通過高位推進、三環聯動與智慧監管,九溪流域治理實施強基固本、生態修復等措施,標本兼治,走出了一條“水清、景美、人和”的蝶變之路。溪邊后省控斷面水質由V類提升至Ⅲ類,水環境承載力指數五年間從40%躍升至98%。流域內最美水鳥紫水雞數量增幅367%,建成生態水系42.3公里、濕地72畝、生態堤岸6.3公里,打造親水空間20處、綠道近7公里。其“智慧環保+高德工作地圖”監管系統入選全國數字政府建設優秀案例,小光山礦山地質修復被自然資源部評為優秀典型。 許溪流域 ——水生態賦能鄉村振興 親水步道蜿蜒,舉目皆是風景,清澈河水和生態河岸共同筑起許溪詩意般的“生態家園”。 通過制度保障、清淤疏浚、生態修復和產業融合,廈門統籌推進許溪流域水環境、水生態和水資源治理,實現了從污染到清水暢流的華麗轉身。2019年以來,許溪上莊魚鱗閘省控斷面水質穩定達Ⅲ類及以上,2024年氨氮、總磷濃度較2019年分別下降54.19%和27.56%。2018年至2020年,許溪先后在省級考核中等級優秀,連續兩年獲評“省級優秀河段”,流域內多個村鎮躋身“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福建省美麗休閑鄉村”等,2022年“溪林生態示范動線”入選福建省百條“串點成線”經典線路,成為以水興產、以水美村的生動實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