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因民而生發展因智而動 廈門湖里區群眾參與的新探索
2025-09-11 16:10:4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鄒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新時代改革征程上,廈門湖里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性推出“百姓金點子 幸‘湖’金鑰匙”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自2022年以來,活動通過數字平臺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形成從問題收集、研究論證、方案制定到落地實施的高效閉環,將零散的民聲匯聚成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金鑰匙”,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群眾參與不僅讓政策更精準,更讓改革觸角延伸到城市治理的每一個角落。 數字賦能,讓群眾參與更廣泛更精準 湖里區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將群眾建議轉化為系統化數據管理,打造“金鑰匙”大數據平臺。通過“一鍵上報”“智能篩選”“關鍵詞標記”等功能,群眾的每條意見都能快速流向相關部門,實現數據共享和自動化處理。平臺還依托數字湖里指揮中心聯動多部門,形成及時響應機制,使群眾“點題”到問題解決的鏈條更加高效順暢。 活動中,每期主題前都廣泛征集群眾關切的問題,如城中村治理、老舊小區改造、交通安全、城市空間美化等熱點民生事項。問卷調查、網絡投票、意見征集、回訪評估等環節緊密結合,使群眾既是信息提供者,也是方案評議者。數字賦能不僅提高了參與廣度,也讓決策更科學,讓改革觸角深入到城市治理的每一環節。 閉環落實,讓“金點子”變為實事項目 從收集到落地,湖里區構建了從征集到實施的高效閉環機制。每一條建議,都有專門團隊進行研討,快速制定方案并分級督辦,確保措施落實到位。通過“兩辦牽頭+多部門聯動”的模式,實現快速調研、集中判斷、限時處置、意見反饋、驗收提升,形成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閉環。 這種機制的成果顯而易見:累計轉化為200余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推動16條“斷頭路”打通,改造老舊小區173個、惠及4.2萬戶居民,建設15個口袋公園、提升7座公園,投用11個停車場和停車樓。群眾的建議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也直接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務水平,讓改革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 群眾參與,讓改革動力持續迸發 “百姓金點子 幸‘湖’金鑰匙”活動深刻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每一次意見征集、每一條建議采納,都是群眾參與改革的生動體現。居民對小區環境改造的微觀建議、企業對政策優化的建設性意見、公眾對安全隱患的前瞻性提醒,都在不斷激發城市治理的新動能。 群眾參與不僅是改革的助推器,更成為城市發展的“加速度器”。從安全隱患整改到城市空間美化,從小區設施優化到企業服務升級,群眾智慧與制度創新相結合,推動湖里區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躍升。改革的觸角延伸至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城市發展動能因此持續增強,民生福祉持續提升。 通過數字賦能、閉環落實與廣泛參與,廈門湖里區正將一個個“金點子”鍛造成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金鑰匙”。群眾意見變成實事項目,政策措施變為民生改善,改革成效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這里,群眾參與不是形式,而是推動改革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不是附屬,而是持續注入城市發展活力的源泉。隨著更多智慧匯聚,湖里區的改革實踐正不斷拓展治理新高度,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