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金鑰匙,打開合作機遇之門
2025-09-10 09:38:16?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從“特區窗口”到“全球客廳”,投洽會讓世界資本“看過來”、讓廈門產業“走出去” “九八”金鑰匙,打開合作機遇之門 “9·8”投洽會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廈門海滄展區內,工作人員正在操控智元機器人。 廈門大學帶來的“思源超仿生機器人”在投洽會現場展出。 投洽會中心路演區 東南網9月10日(福建日報記者 黃星榕 林聞/文 林梓健/圖)近日,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的121輛新能源公交車運抵智利科皮亞波,助力當地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擁有100%電動公交系統的城市。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金龍海外出口近6000輛,出口同比增長90.8%,創下歷史新高。 金龍的故事,正是眾多企業通過投洽會平臺鏈接國際的縮影。 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下稱“投洽會”)在廈門舉辦。本屆投洽會以“攜手中國 投資未來”為主題,聚焦“投資中國”“中國投資”“國際投資”三大板塊,設立12萬平方米展區,舉辦70多場投資專題活動和100多場專題路演。同期舉辦2025國際投資論壇、2025鼓浪嶼論壇,以及其他論壇活動7場。今年,投洽會國際化進一步加深。作為以雙向投資促進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大會吸引120多個國家和地區、1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團報名參會,51個國家和地區設展。 從最初2.8萬平方米的小型展會,到如今12萬平方米的國際投資盛會;從單純的項目對接,到構建“資本—項目—產業”高效鏈接的閉環生態,近年來,投洽會的“金鑰匙”不僅開啟全球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大門,更為廈門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將廈門乃至福建打造成為全球投資熱土。 投洽會如何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的加速器?又是通過哪些創新機制,將一場年度盛會轉化為城市長期發展的不竭動力?讓我們透過幾個關鍵維度,解碼投洽會與廈門共成長的精彩故事。 鏈接全球 “廈門出品”揚帆出海 從傳統客車制造到智能駕駛、商用卡車、移動醫院等領域,金龍600余人的科技創新團隊,源源不斷地為福建汽車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和新優勢,也借由投洽會等大型平臺助推,邁出愈發穩健的“走出去”步伐。 “在埃及首都開羅的街頭,你經常能看到金龍客車駛過。”金龍首席品牌官余丹瑤介紹道,“金龍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投洽會,我們的客車遠銷塞浦路斯、烏茲別克斯坦、尼日利亞等國。‘走出去’不僅有效助力公司進一步開拓市場,還帶動當地就業,稱得上是‘雙贏’。” 無獨有偶。透過投洽會窗口,廈門企業正在全球舞臺上綻放光彩。 9月5日,第二十五屆投洽會開幕前夕,瑞幸咖啡在廈門推出黃厝“日出”與白城“日落”雙主題門店,邀請海內外參加投洽會的嘉賓打卡最美咖啡動線,通過咖啡傳遞廈門城市的溫度,感受廈門的開放、浪漫與活力。投洽會期間,瑞幸咖啡設立1個品牌形象館、2個快閃店以及贊助聯合國未來投資大會的茶歇咖啡,給全球客商帶來高品質的咖啡產品及服務體驗。 “投洽會為我們提供了極佳的國際化平臺和機遇。”瑞幸咖啡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一窗口,我們不僅能高效深化全球資源鏈接,用一杯咖啡鏈接世界,持續引進埃塞俄比亞、巴西、哥倫比亞等優質產區的高品質咖啡豆,更能向全球市場講述中國咖啡的品牌故事和創新實踐。這既是對廈門打造千億咖啡產業集群戰略的積極響應與支持,也是瑞幸全球化戰略向上發展的重要布局。我們感謝投洽會持續搭建橋梁,助力中國咖啡產業實現更高水平的‘引進來’與‘走出去’,也會發動全球的合作伙伴,吸引咖啡產業鏈上的優質企業來到廈門投資興業。” 2018年,瑞幸咖啡落戶廈門思明區。從全球精選高品質咖啡豆,到國內超2.6萬家門店的現磨現制;從每一杯穩定出品的標準,到持續創新的爆款飲品。近年來,通過緊密的貿易合作與深度的文化交流,瑞幸咖啡持續引領中國咖啡產業與全球各咖啡原產國的鏈接深度與廣度,為更多國內消費者認識咖啡、走近全球咖啡文化打開新的窗口。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一直以來,瑞幸咖啡依托廈門的區位優勢與產業基礎,在原材料、生產設備采購等方面鏈接全球優質資源,不斷提升競爭優勢。也正是這種‘扎根本土、鏈接全球’的發展路徑,瑞幸咖啡為本土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這些企業的國際化征程,映射出投洽會作為資源鏈接器的獨特價值。據投洽會期間召開的對外投資專題發布會介紹,2024年,境外中資企業經營成效良好,制造業對外投資和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持續增長,金融業“走出去”成效顯著,企業“走出去”能力和信心不斷提升。 產業賦能 “國際客廳”匯聚動能 “這種組團進口方式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降低塞爾維亞中小企業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讓中國消費者享受到更豐富的塞爾維亞優質商品。”6月初,中塞自貿協定生效將滿一周年之際,塞爾維亞特色農食產品首次以組團形式登陸廈門,標志著中塞經貿合作邁入新階段。 “我們希望通過廈門這座‘機遇之城’,讓更多塞爾維亞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大市場。”在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活動現場,“一帶一路”貝爾格萊德大會主席、塞爾維亞政府秘書處副秘書長達尼耶·尼科利奇談起廈門與塞爾維亞的深厚情誼,他表示,一切的故事都始于投洽會。 自2019年起,塞爾維亞每年均由高級別領導人率大規模企業代表團參加投洽會,并舉辦豐富多樣的對接活動。2024年9月,時任塞爾維亞經濟部部長(現任副總理)梅薩羅維奇率團參加第二十四屆投洽會,進一步推動塞農食產品在自貿協定框架下出口中國市場。 “今年雙方計劃再續合作,在廈門常設‘塞爾維亞之家’展廳,展示塞爾維亞文化和特色產品等。”尼科利奇表示,他們希望能逐步將其打造成廈門與塞爾維亞經貿文化交流的橋梁紐帶,共同推動塞爾維亞更多優質企業、優質產品通過廈門進入中國市場。 在許多外商眼中,中國這片“確定性的綠洲”,蘊藏著非常廣泛的發展機遇。這里有龐大市場機遇,有科技創新機遇,有產業合作機遇,還有人文合作機遇。選擇中國,就意味著選擇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更加穩定的政策預期、更加完善的發展環境。而投洽會讓廈門乃至福建成為他們與中國合作的“第一站”。 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ABB也因投洽會與廈門結緣,自1992年落戶廈門以來持續增資擴產,目前在廈已擁有6家獨資和合資企業。位于火炬(翔安)產業區的ABB廈門工業中心,是ABB在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 為何是廈門?ABB電氣中國總裁趙永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道出關鍵:“有政策,有市場,有機遇,廈門吸引著我們持續加大投資興業力度,我對在這片熱土長遠向好發展充滿信心。” 士蘭集宏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產線項目(一期)、松泰外資項目、拓寶科技鈉離子電池應用研發中試項目……不難發現,作為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永久舉辦地,從首屆投洽會至今,廈門借助“九八”這把金鑰匙,成功引進大批優質項目落地生根。這些項目橫跨電子信息、新能源、金融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不僅為廈門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能,更推動城市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共贏未來 “投洽之約”再啟新程 “廈門是一座‘機遇之門’。”7月初,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倪樂思率團訪問廈門,為即將到來的第二十五屆投洽會預熱。 英國是本屆投洽會的主賓國。“希望通過投洽會,能夠加大英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機遇,同時也促進中國企業在英國乃至全球的投資機遇。”倪樂思表示,中國是英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廈門經濟活力足、合作機遇多,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地。截至去年年底,英國累計在廈門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1家,合同外資約4億美元,投資企業覆蓋醫藥制造、金屬制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 改革開放40余年來,廈門如何以其獨特的城市魅力持續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背后的營商環境是關鍵。 為進一步服務好境內外客商,2025年3月,廈門市政府發布《廈門市聚焦經營主體關切 著力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行動方案》,重磅推出營商環境8.0版。“與以往不同的是,廈門營商環境工作理念上有重大轉變,全面推廣‘免申即享’‘無感監測’等改革舉措,創新建立企業‘窗外’事務協調服務機制。”廈門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8.0版的廈門營商環境建設,核心理念從“方便辦事”全面轉向“服務發展”。 以“營商”促“贏商”的發展理念,成為廈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鮮明標識,并通過投洽會舞臺,讓境內外投資者得以窺見。 “廈門是經濟特區和重要港口城市,開放包容,營造了現代化、國際化、有活力的發展生態,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落戶。”作為馬來西亞知名企業,早在2012年,IOI置業集團就斥資約60億美元進軍中國市場,全資成立IOI(廈門)置業公司負責中國區項目開發建設。2023年投洽會期間,廈門數字藝術(IOI)產業園區簽約落地。IOI(廈門)置業公司高級總經理鄭文良曾盛贊廈門,城市政策環境穩定、透明,跟國際規矩接軌。營商環境在國內居領先水平,給了企業發展強大支撐。 “廈門是東南亞最大綜合地產開發商SM集團投資中國的第一站。在SM看來,廈門是一座豐富商業機遇與濃郁文藝氣息并存融合的濱海之都,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包含SM在內的眾多公司總部落戶于此。”作為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廈門團重大項目之一, SM商業城四期A、B地塊項目在去年9月6日正式竣工。SM福建區域營運負責人徐曉冬表示,得益于廈門政府長期以來持續厚植營商環境沃土的多維度政策組合,企業經營成本有效降低,不斷打開發展新局面。 一年一度的投洽會,如今已成為一個大市場,迎接著世界各國、南來北往的參展商、采購商、專業觀眾在此展示、洽談、交易;又是一座大劇場,折射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投洽人”從最初的躊躇觀望,到邁出合作第一步,最終實現深度融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