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項目落地筑基 ESG創新中心啟航領跑
2025-09-10 09:23:2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百億項目落地筑基 ESG創新中心啟航領跑 廈門自貿片區暨廈門臨空經濟片區投資發展機遇分享會昨日舉辦 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推進產業項目攻堅和投資項目攻堅行動,吸引項目落地。(廈門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火炎 林銘鴻 航拍器攝) 海內外嘉賓積極參會,共享投資發展機遇。(廈門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曉珍 攝) 昨日,廈門自貿片區暨廈門臨空經濟片區投資發展機遇分享會舉行。圖為會議現場。(廈門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曉珍 攝) 一批項目重磅集中簽約。圖為簽約儀式現場。(廈門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曉珍 攝) 廈門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高菲 葉昕凌 曾煥濱)總投資額超130億元的29個重點項目重磅簽約,廈門自貿全球可持續發展創新中心(ESG創新中心)揭開面紗,自貿片區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新增泰國服務中心、越南服務中心、印度尼西亞服務中心……昨日下午召開的2025廈門自貿片區暨廈門臨空經濟片區投資發展機遇分享會亮點頻傳。 這場高規格、高能量的盛會,不僅彰顯了廈門自貿片區、廈門臨空經濟片區深化制度型開放的決心,更標志著它們正以更高能級、更廣維度擁抱全球機遇。 29個項目落地 投資額超130億元 項目落地是區域發展的最強引擎。在“大招商、招大商、大員招商”的策略下,今年投洽會,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推進產業項目攻堅和投資項目攻堅行動,中銀金租航空租賃等29個重點項目昨日在會上簽約,投資額131.8億元。 其中,太古飛機及高性能發動機維修項目參加了投洽會福建省重大項目集中簽約。航空維修是廈門自貿片區的特色產業,港機集團是全球最主要的飛機工程集團之一。根據協議,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與港機集團將合作開展飛機及發動機高性能維修項目,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廈門的合作,拓展飛機及發動機維修能力,助力廈門飛機維修產業做大做強。 投洽會期間,廈門自貿片區還緊扣重點產業平臺精準招商,策劃簽約了4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461.2億元,主要涉及航空維修、航運物流、國際貿易、供應鏈、文化貿易、集成電路、金融服務、高端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 “我們這次帶了18位企業家及44個項目參加投洽會,希望借此機會,在科技、文化、經濟貿易等行業對接。”日本華留會會長張穎昨日在現場點贊投洽會,“我感受到投洽會的巨大能量,期待取得好成績。” 談及廈門自貿片區,張穎表示,廈門自貿片區是廈門經濟特區中的特殊區域,自己此前已多次帶團到訪,其中一些企業家已入駐。此次帶來的18位企業家均是首次來到廈門自貿片區,片區的物流、倉儲、政務服務等方面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接下來雙方將進行更深入的對接。 兩區聯動發展 打造協同發展新典范 開放新高地,共贏新未來。當前,廈門自貿片區、廈門臨空經濟片區兩大片區正在推進聯動創新、協同發展,努力成為廈門全面深化改革“試驗田”、擴大高水平開放“新高地”。 目前,兩大片區在航空航天、航運物流、綠色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加深合作,共同推動申報打造空港綜合保稅區,共建“環廈大科技創新圈”。未來,兩大片區將共同把臨空經濟片區這片熱土塑造為新的產業承載優勢區。 昨日的會上,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廈門臨空經濟片區指揮部分享了廈門自貿片區、臨空經濟片區的投資發展機遇、產業扶持政策等。 廈門臨空經濟片區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建設,在改革創新、載體建設和招商引資上取得顯著成效:聚焦氫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發布首批22個應用場景機會清單,著力打造“環廈大科技創新圈”,吸引16家高校院所和科技企業落地。目前,臨空經濟片區已經成為廈門最富朝氣、最有潛力、最具活力的片區。 昨日,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和廈門臨空經濟片區簽約,擬投資建設集供熱站、集中供冷站、集中供壓縮空氣站于一體的泛能站項目。福建新奧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總經理王波表示,“泛能站就是依托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連接能源產業供需兩側的能源站點,我們計劃規劃建設23個泛能站,為后續入駐企業提供用水、用電、用熱、用冷等基礎配套服務。” 創新引領 搶占ESG發展制高點 昨日分享會上的一大亮點,是廈門自貿全球可持續發展創新中心的正式亮相。 創新中心并非憑空而來。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已從“共識”邁向“行動”,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ESPR)等綠色貿易新規落地,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硬準入”標準。而作為外貿覆蓋239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向型城市,廈門亟需構建與之匹配的ESG服務能力。 該中心正是應時而生、應需而建——它將打造“國際規則對接樞紐、全鏈條服務集成平臺、人才培育與創新高地”三大功能載體,匯聚覆蓋ESG技術咨詢、鑒證認證、金融投資、標準與公共服務等全球資源,為企業提供一站式ESG解決方案,助力廈門從“開放高地”升級為“綠色開放標桿”。 廈門自貿全球可持續發展創新中心籌建組負責人許欣欣表示,該中心將立足自貿、服務廈門、輻射全球,未來不僅要幫助企業將合規壓力轉化為綠色競爭優勢,更要推動廈門ESG服務能級躍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廈門ESG服務”品牌,為全國乃至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廈門經驗”。 發放服務券 助力企業揚帆出海 昨日,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新增的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三個海外地區服務中心正式揭牌。 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探索建設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法商綜合服務。當前,福建省乃至全國企業赴東南亞投資、開展貿易的需求持續增長,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積極回應市場需求,整合東南亞法律服務專業力量,在原有阿拉伯地區、巴西、俄羅斯三個分中心基礎上,擴充國別服務矩陣,新成立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三個服務中心,精準服務企業出海東南亞市場。 依托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構建的“法商融合”國際法務服務體系,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昨日面向全市企業發放“廈門自貿片區法商融合企業出海服務券”,按照滿減優惠形式給予支持,每家企業最高可享受2萬元優惠,包括仲裁調解、金融保險、法律服務、財務投資等各類法務、泛法務等服務。 服務券旨在鼓勵“走出去”企業積極用好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專業服務資源,提升合規能力與全球競爭力。據悉,企業可以通過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微信公眾號領取服務券,選擇適合自己的出海服務。要注意的是,本次發放的法商服務券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領完即止。 相關新聞 國際行業大咖點贊廈門自貿片區 “廈門自貿片區的實踐充分證明,制度型開放不僅是一個政策口號,更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今年投洽會期間,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總干事伊斯梅爾·艾沙欣在第三屆營商環境論壇上點贊廈門自貿片區。 他說,過去十年間,依托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廈門這座城市更成為制度型效率推動國際化的典范。 得到國際行業大咖的認可,正是廈門自貿片區長期以來堅持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最好注腳。 作為區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十年來,廈門自貿片區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累計吸引超2300家外資企業落地,也助力了170多家企業赴境外投資。 片區重點發展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跨境電商、供應鏈、文化服務貿易、金融服務等一批特色產業,精心配套實施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打造了22個優質的重點產業和服務平臺。 例如,國內最大第三方航空維修基地,聚焦航空維修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更好服務國產大飛機戰略,其具有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航空維修能力居全國前列,飛機機體維修能力和發動機維修能力為國內前三。2024年,廈門航空維修業營收161.45億元,同比增長32.8%,再創歷史新高;今年1-7月,營收107.04億元,同比增長25.6%。 國內最大二手飛機融資租賃聚集區,招銀租賃、建信金租、浦銀金租等十多家排名全球前30大的飛機租賃企業集聚在這里,累計租賃落地超220架飛機,實現超1600億元租賃資產落地區內。 具有自貿特色的私募基金集群,吸引了中金、鼎暉、高瓴等300多家知名基金管理機構匯聚在此,注冊基金規模超1660億元。目前,正以自貿國際基金港為支點,依托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和跨境金融創新特色,逐步打造金融財富管理的新高地。 新型國際離岸貿易,作為全國首批獲批開展新型國際離岸貿易的試點地區之一,累計完成離岸貿易外匯收支結算超過850億美元,業務規模排名全國前列,今年更是落地了離岸轉手買賣業務免征印花稅的重大政策利好。 全球供應鏈創新中心,作為全國首批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將繼續依托建發、國貿、象嶼三家世界500強企業,擴大大宗商品貿易規模,打造供應鏈創新示范區域。 下一步,廈門自貿片區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擁抱世界,以更優質的生態賦能企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