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警安法務展啟幕 展區首設“出海”法商專區
2025-09-09 13:03:29?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警安法務展在廈門會展中心舉行(主辦方供圖) 東南網9月9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9月8日至11日,以“人工智能揚海絲風帆,法商融合創‘出海’新篇”為主題的2025中國(廈門)國際警安法務科技展暨“出海”法商服務展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A1、A2館舉行。本屆展會展示面積達12000平方米,匯聚國內外近200家警安法務科技企業和機構,其中,境外機構15家、省外參展企業數118家,省外企業占比從上一屆的38%提升至60%。 作為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國際投資”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展會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特別加強了供需對接,重點打造“出海”法商服務,推動展商舉辦多場面向印尼、阿聯酋等海外市場的交流推介活動,邀請超百位國際采購商和專業嘉賓洽談合作,力爭打造全國警安法務科技企業“出海”、企業海外利益保護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展館+展區 覆蓋“通信支撐—數據智能—場景落地”全鏈條 本屆展會由廈門市人民政府、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主辦,廈門市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廈門市商務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管理委員會、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中心等承辦。展會現場設置主題館,以及“出海”法商服務專區、智慧警安專區、法庭科學產品專區、警安裝備專區等四大專區,邀請近200家國內外領先的人工智能、警用裝備、法務科技及法商服務機構參展。 其中,主題館以“法治筑基、科技賦能、護航出海”為核心脈絡,分別呈現海絲中央法務區總體介紹及最新創新成果、AI警安法務應用實踐、法商融合服務等內容。各區域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可有效傳遞法治理念、展示科技實力、搭建企業出海平臺,形成邏輯清晰、功能互補的主題展示體系。 “出海”法商服務專區是今年首次設立的特色展區。針對大量企業有出海意愿但沒有出海經驗,迫切需要法務商務服務鋪路的趨勢,把法務區和境內外高能級的法商服務機構“搬”到了展會現場,既服務展會科技企業,也服務各行業各領域企業。設置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地區法務服務、中國貿促會法律服務等展位,高端商事海事爭端解決服務機構,中國貿仲、海仲等“國字號”仲裁機構,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等國際知名法務服務機構參展,可為市場主體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國際法商融合服務。 智慧警安專區以“科技賦能公共安全”為核心,通過通信基建、數據智能、硬件創新與生態協同的多維布局,重點展示技術支持、大數據與AI應用、智能安防設備等,依托前沿技術與實戰應用的深度融合,構建起“通信支撐-數據智能-場景落地”的全鏈條生態。 法庭科學產品專區集中展示刑事技術、司法鑒定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與創新應用,涵蓋現場勘查智能化裝備、檢驗鑒定自動化裝備等前沿創新設備。這些產品已走在世界前列,為司法實踐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服務司法鑒定高質量發展。 警安裝備專區集中展示智慧安防和警用裝備、應急安全的現代化裝備,廣泛應用于警務活動、應急救援和安全防范等領域,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在海外市場有大量需求。 本次展會匯聚國內外近200家警安法務科技企業和機構(主辦方供圖) 活動密集 展會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展會期間,多家參展機構舉辦了“出海”法商服務、產品推介會等系列活動,包括“中國—阿聯酋雙向投資對接會”“印尼市場推介會”等,通過涵蓋法律合規、投資、法務科技等領域的現場活動,為企業解答出海法務與安全難題,助力企業了解印尼、阿拉伯地區等市場。現場還進行簽約、分享活動,推動法律與科技交流,提升出海效率與成功率,為企業“出海”與行業發展提供支撐。 同時,展會邀請了國際刑警組織、泰國安防協會、阿聯酋迪拜龍城華僑華人總商會等海內外機構代表參會,顯著提升展會國際化水平,拓展跨區域、跨行業的專業對話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展會的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15家境外法商服務機構參展;來自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拉伯地區等100多位嘉賓參加現場交流活動;埃及華人商會、越南華人商會等行業機構也組團來廈觀展。 另外,今年參展企業數197家,其中福建省外參展企業數118家,占比從上一屆的38%提升到60%。展會作為全國警安法務科技企業“出海”平臺功能正逐步顯現。 賦能+出海 法商融合打造企業全球化的“安全帶” 今年展會最大的“增量”,是把法務與商貿服務“搬到現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對海外法商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本屆展會首次設立“出海”法商服務專區,正是順應這一趨勢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廈門依托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優勢,積極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法律服務需求,通過整合多領域資源,匯聚眾多法商融合服務機構,為出海企業提供地域專項需求、仲裁服務、風險評估、企業合規、知識產權保護等全鏈條解決方案。 展會期間將舉辦的各類推介會和對接活動,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難得機會。特別是中國—阿聯酋雙向投資推介會、印尼市場推介會等活動,將幫助企業深入了解目標市場,降低“出海”風險。 展會期間,海國圖智研究院副院長兼研究部主任鹿琦、迪拜IFZA自貿區中國區首席代表Robin Du、阿聯酋文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南奕旭、DESEA地產公司市場總監劉威等嘉賓將進行主旨分享,主題涉及中東出海機遇、涉外法律服務、海外稅收制度等。 科技惠民 智能應用改善群眾生活 科技賦能產業,也要惠及日常生活。圍繞社會治理與民生服務,廈門的應用實踐與本屆展會的技術路徑高度呼應,最前沿的科技應用也將在本屆展會上亮相。 以可信數字身份認證為核心能力,廈門面向物流配送、旅游出行、就醫教考、公租房與建筑工地管理等場景,推進人、物、事、空間一體感知與多場景應用,探索“無證明城市”,在交通出行、酒店入住、文化場館等環節推廣門禁認證與身份核驗,讓群眾“少跑腿、少證明、少等待”。 在智慧城市與安全生產領域,廈門完善公共視頻、消防指征監測、監測預警、綜合研判、指揮調度與救援處置一體化平臺,構建“防控管一體化”的公共安全防控體系,讓“看得見的安全”真正進入社區與園區。 同時,圍繞智能法務與司法建設,廈門的相關企業著力推動知識產權數字化確權、AI輔助法律服務與智慧法院4.0場景建設,打通公檢法司底層數據,提升司法效率與公眾體驗。 相關鏈接: 廈門打造全國警安法務科技集聚地 目前,廈門警安法務科技企業約110家、其中約80%為規(限)上企業,核心產業規模約300億元。 在可信身份認證、警務數智化、數據安全、下一代安防、信創安全、智能法務等細分賽道,中盾安信、國投智能、立林、狄耐克、縱橫、易法通等企業集聚發展、在全國具備一定優勢。 “得益于產業積累優勢,廈門警安法務科技產業的創新平臺建設持續加速。”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絲司法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海絲智慧司法物證工程聯合創新實驗室、廈門數據安全與區塊鏈技術重點實驗室等載體相繼在廈門布局,72%左右產業重點企業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年研發投入強度達15%—20%,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能力持續增強。 與此同時,圍繞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與軟件和新興數字產業發展,廈門疊加推出多項支持舉措,人才、資金、場景、標準協同發力,進一步夯實產業生態。按照計劃,以“一城兩基地”為牽引,廈門到2026年核心產業規模將力爭突破500億元,2030年向千億級邁進,打造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警安法務科技“廈門品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